西
鸿
西
绿
写景
咏物
情感
动物
思乡
思忆
抒怀
永恒的追求

译文

西台岁月匆匆过去,我独自一人抚摸着孤松。
我仰望着盼望丹关的回归,心中充满了对玄鹤的忧虑。
玄鹤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让我感到十分悲伤。
冥鸿飞往北边的小洲,白鹭聚集在西边的雍地。
它们各自飞翔,各自顺应命运,高高地翱翔在天空。
保持清洁的身子难道要离开群体吗?淡泊质朴才是真正的无为。
留下的足迹破开了青苔,露水滴落的地方呈现出鲜红的颜色。
在清冷的夜晚,它们的鸣叫不断,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大地。
月光下的哀怨深重,久久未能消散。
许多美好都是早已定下的际遇,乱世之中很少有英雄出现。
(它们)身形憔悴瘦弱,但仍然长鸣于苍穹之上。
我希望祈求圆景般的光辉,永远与今天相同。
月亮不会从天上消失,鹤也不会在笼中老去。

赏析

这首《立鹤篇》由明代诗人林士元所作,通过描绘独立于孤松之上的鹤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西台岁云徂,独立抚孤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独的画面,鹤独自站立在孤松之上,仿佛在凝视着流逝的时间。接着,“仰盼丹关回,情眷玄鹤恫”两句,鹤的目光似乎越过重重山关,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眷恋和担忧,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情感氛围。“玄鹤如诉言,感之恻余衷”表达了鹤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之处。接下来,“冥鸿遵北渚,振鹭集西雍”两句,以冥鸿和振鹭的飞翔比喻人生的不同道路,它们各自遵循着自己的命运,或北或南,或东或西,象征着人生的多样性和不可预知性。“飞扬各乘运,翩翩厉高空”描述了鹤在高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而“洁身岂离群,澹素乃无庸”则表达了鹤虽独立但并不孤独,它保持着纯洁的本性,淡泊名利,无须外界的认同。“留踪破苔绿,露滴悬朱红”描绘了鹤在绿苔上留下足迹,露珠在阳光下闪耀成红色,这一细节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珍贵。最后,“永唳奋清夜,朗月何虚融”写出了鹤在清冷的夜晚长鸣,月光照耀下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与瞬间、光明与黑暗之间关系的思考。整首诗通过鹤的形象,寓言了人生的孤独与自由、追求与坚守、自然与人性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林士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巧妙融合,展现出深邃的艺术魅力。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其七)
宋·赵必?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