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
写景
山水
秋景
抒情
思乡
情感
动物
大雁
节日
秋节
写景
山水风光
秋日景色
抒情
思乡之情
情感
中秋词
地方风物
表达深情

译文

秋意正浓,原野显得格外空旷,竹林环绕的江边小路也被绿色的光团所笼罩。发髻松散的女子在雾中若隐若现。
几座吴地的山峦在傍晚时分映入眼帘。夜色淡薄而迷茫,啼叫的雁群在烟雾中渐行渐远。归家的日期总是被耽搁。
不知该将这锦制的书信寄往何处,因为害怕靠近系船停泊之处,触景生情,勾起对远方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意浓厚的江南乡村景象。"野迥秋浓"四字,展现出开阔的野外秋色浓郁,"竹光团绿江村路"则细腻描绘了翠竹环绕的乡间小径,绿意盎然,映衬着宁静的江村。"坠鬟如雾"运用比喻,形容女子的发髻在秋风中轻轻飘散,如雾般朦胧,增添了画面的柔美。"几点吴山暮"进一步描绘傍晚时分,远处的吴地山峦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凄迷的意境。"澹月微茫,啼雁烟中去"则通过淡淡的月光和哀鸣的大雁,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归期误"直接表达了期待中的归期未能如愿,流露出失望的情绪。"锦笺谁付"暗示了主人公想要传递书信给远方的人,却担心接近那承载思念的江边,因为那里可能勾起更深的感伤。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村的画面,融入了人物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归期延误的无奈。

何振岱

175首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