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天
山水
田园
写水
写鸟
情感
坐看罗衣
闺怨
风景

译文

青草芳香的香气弥漫在整片野地,春日暖阳之下,田野平阔。船停在岸边,人们在阳光下欢笑嬉戏。
坐船看着衣衫在水面上的倒影显得格外明亮。树荫深处吹来香气很远,让人不禁采到一朵花。
燕子体态轻盈,小小的身影穿梭在小溪的桥上,似乎在喜欢并行飞行的姿态。

赏析

这首《采桑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何振岱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图。开篇"青芜连野薰春暖",通过"青芜"和"春暖",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田野,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近岸畴平"进一步描绘了岸边田地平整,给人宁静舒适之感。"舍楫嬉晴",词人放下船桨,沐浴在晴朗的阳光下,享受着休闲的乐趣,"坐看罗衣隔水明"则通过罗衣在水中的倒影,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女性的柔美气息。"树阴幽处吹香远",写出了树荫下的香气随风飘散,远处似乎仍有花香传来,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采得花成"则暗示了词人或女子采摘花朵的场景,可能是在制作花束或点缀园林。最后两句"燕子身轻。窄小溪桥爱并行",以燕子的轻盈姿态和它们在窄小溪桥上成双结对的飞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情趣,也寓含了词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何振岱

175首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明·朱谏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次韵费茂和风月亭新成
宋·周紫芝
十室熙熙俗自恬,令君岂弟不多严。簿书遣吏且堆案,风月撩人时到檐。剩种幽花无限好,满倾春酒十分甜。何劳结屋深防客,清节如君有底嫌。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