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抒情
夏天
山水
读书
病中感慨
赞美自然

译文

病后闲居草堂,空空如也,白天听着水声,不再听那十二支简编的乐调。
桂树静立,仿佛遇到了赏识的青眼客,松树悠闲,如同见到了绿毛翁。
潮水涌动时,庭院中的泉水变得碧绿,梅花开放的消息微微侵入地障的红色之中。
整日枕着书懒散不起,还笑着被您所取笑。

赏析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病中时光的境况。"病来无事草堂空",表达了病中闲适、无忧无虑的心情,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昼水休闻十二筒"则是说白日里不再听到那十二个水桶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平时可能显得喧哗,但在诗人的耳中此刻却成了一种美好的记忆。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桂花和松树的静谧与闲适形象,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情怀。"桂静似逢青眼客"中的“青眼客”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人,他们眼珠呈青色,常用来比喻那些不食人间烟火、清高脱俗的人物。在这里,桂花的静谧如同遇见了那样的仙客。"松闲如见绿毛翁"中的“绿毛翁”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长生之物,它有着青绿色的毛发,这里用以形容松树的悠闲与超脱。"潮期暗动庭泉碧"一句,描写了泉水在特定的时刻(潮期)悄然流动,呈现出一种清澈碧绿的色彩。这种生动的景象既是自然之美,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梅信微侵地障红"一句,则描绘了梅花的香气轻轻地渗透到土地上,甚至影响到了那原本高高在上的屏障,使其呈现出淡淡的红色。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隐含着诗人希望自己的修养与品格能够像梅花一般,不经意间就能影响和改变周遭环境。最后两句"尽日枕书慵起得,被君犹自笑从公"表达了诗人在病中仍旧沉迷于阅读之中的惬意心情。即便是被人嘲笑为过于随性,他也乐此不疲,觉得这份生活自有其乐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写,展现了诗人在病中仍旧保持着一颗淡定平和的心。

皮日休

427首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您喜欢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夏日高封部过余读书处
明·左国玑
野人避徵书,不受朝簪扰。忽弃紫金鱼,来寻白鸥鸟。夷门城东甘隐居,蓬草不见谈玄庐。皆云管乐能龙卧,谁识虞卿亦著书。炎天尔跨青骡走,何意敲门访巢叟。入林一笑草堂开,习习凉飙吹.....
绝句五首(其五)
宋·吕陶
可喜公居近白云,眼前尘事少纷纷。纱橱竹簟偏宜睡,五月庭除不聚蚊。
江山访道为王古心赋
明·刘泰
悠悠云水送舟车,历遍江山万里馀。东拜孔林瞻圣表,南寻禹穴探神书。柳花扑盖春深后,芦叶侵篷月上初。一笑归来心领会,无穷乐趣有谁如。
对月
元·曹伯启
东山素月何婵娟,诗人爱此相留连。南北东西桂影直,三五二八清光圆。生魄死魄不二理,古人今人同一天。安得骑鲸李谪仙,吾欲对影沽十千。
昔予读书之暇间亦旁涉绘事尝恭制数图进圣母用供清玩兹蒙圣母宣付装潢仍命各题以句敢辞不文聊以效九如之颂云尔(其五)
清·爱新觉罗·弘历
梅雨初收候,林兰每放花。素苞欺雪艳,粉蕊净铅华。映月姿逾澹,临风香更赊。多情怜野雀,栖托一枝斜。
寄嘉善曹慈山先生
清·茹纶常
过江风雅漫评量,南望心知属魏塘。老去经传秦博士,岿然人重鲁灵光。漱秋小试来禽帖,依绿闲抄种树方。最是高怀容问字,一编曾记远相将。
永兴寺结夏
明·顾璘
濯发莲花水,清风满面吹。松高迎日早,僧老下床迟。施食鸟频至,翻经鹤静窥。物情浑不远,幽兴自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