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
岭
道
中
十
八
首
(
其
十
七
)
断
霞
横
苍
山
,
淡
烟
迷
远
树
。
草
傍
幽
泉
生
,
冰
凝
如
玉
箸
。
写景
山水
冬天
咏物
草
自然现象
冰
写景。
山水。
冬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梨岭道中的自然风光,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断霞、苍山、淡烟、远树、幽泉和冰箸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首句“断霞横苍山”,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霞光与山峦交织的画面,断霞横跨在苍山上,既表现了日落时分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换。次句“淡烟迷远树”,通过“淡烟”和“迷远树”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朦胧与神秘感,淡烟缭绕,远处的树木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诗意和遐想的空间。接着,“草傍幽泉生”,将视线转向地面,绿草围绕着清泉生长,不仅体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清新之气。最后,“冰凝如玉箸”,将冰比作玉箸,形象地展示了冰的晶莹剔透,如同珍贵的玉器,不仅描绘了冬季的寒冷景象,也赋予了冰以艺术美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欣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梨岭道中四季更迭、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猜您喜欢
木山引水二首(其二)
宋·苏辙
檐下枯槎拂荻梢,山川迤逦费公瓢。幽泉细细流岩鼻,盆水瀰瀰涨海潮。但爱坚如湖上石,谁怜收自灶中焦。苍崖寒溜须佳荫,尚少冬青石茧苗。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六十四)
宋·释月涧
太白峰顶云,太湖波心月。黑夜散清光,炎洲飞皓雪。不是古佛玄机,亦非诸祖妙诀。别别,万像森罗惊吐舌。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清·姚鼐
泰山到海五百里,日观东看直一指。万峰海上碧沈沈,象伏龙蹲呼不起。夜半云海浮岩空,雪山灭没空云中。参旗正拂天门西,云汉却跨沧海东。海隅云光一线动,山如舞袖招长风。使君长髯真.....
晓霜过宝应县三首(其二)
宋·杨万里
看来不信是霜华,白日青天散晓霞。只怪野田生玉树,更于腊月发琼花。
石洞杂赋三首(其二)石溪
元·刘诜
冬旱水愈涸,微流行石间。炯如玉琐窗,屈曲相交关。泠然落幽罅,隐约闻佩环。择石踞其高,兀兀相对閒。日宴遂相酌,持觞看青山。疏雨作还止,徘徊澹忘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