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暮
恨
别
春
归
酒
满
杯
,
残
芳
缭
绕
旧
亭
台
。
不
甘
淑
景
随
风
变
,
刚
被
炎
光
继
日
催
。
弱
柳
绿
浓
还
易
合
,
夭
桃
红
尽
更
难
开
。
明
年
复
与
君
相
约
,
重
遣
阳
和
早
到
来
。
写景
春天
怀旧
惜时
赞美
抒情
田园
译文
恨别春天离去,杯中酒已满,残存的芬芳依然缭绕在旧亭台。
不甘心美好的景色随风而逝,刚被炽热的阳光接连催促着。
弱柳的绿色浓郁却也容易凋零合拢,夭桃的花朵红艳却更难再次盛开。
明年再与您相约,再次派遣温暖的春天早日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凄凉景象,诗人通过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恨别春归酒满杯”,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惆怅离别的心境,春天将尽,诗人以酒来慰藉自己的情怀。接着,“残芳缭绕旧亭台”则通过对旧日游踪的回忆,强化了对过往美好的留恋。“不甘淑景随风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象易逝的不舍之情。紧接着,“刚被炎光继日催”则写出了时间流逝的迫切感,春去夏至,季节交替带来的自然律动。“弱柳绿浓还易合”,此句通过对弱柳的描绘,表现了生命力尚存的希望。相比之下,“夭桃红尽更难开”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哀伤。最后两句“明年复与君相约,重遣阳和早到来”,诗人通过对未来的期待和计划,传达了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希望能够再次体验到的愿望。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朋友或是自然界的某种象征,代表了一种超越自我的情感寄托。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春暮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美好与易逝的复杂情感。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