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春景
桃花
友情
怀古
赞美
名寺

译文

听说你又回到了法云寺居住,旧时的缘分如同香火一般,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里的桃花是否还记得曾经的主人变更?鸥鸟应该还是那样,不避人群。
脑后似玉几的霓虹之气凌厉生威,额头上的明珠如月之精华一般璀璨闪耀。
什么时候能够求得在东南方镇守的职位,共同礼拜那黄金铸成的丈六佛身。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佃所作的《依韵重和再住法云寺》。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入住法云寺的情景,通过桃花、鸥鸟、虹气、珠光等自然景象,以及对寺庙历史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首联“闻说重来住法云,旧缘香火一番新”,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听说再次入住法云寺,与寺院的缘分如同香火一般,虽经时间更迭,却依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里运用了“旧缘”与“一番新”的对比,表达了对佛法传承与个人修行不断进步的感慨。颔联“桃花可认曾移主,鸥鸟还应不避人”,以桃花与鸥鸟为喻,桃花是否能辨识出曾经的主人,鸥鸟是否还会像往常一样不避人靠近,这两句诗寓意深远,暗示着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其规律,即使环境或主人发生变化,但自然的和谐与秩序依旧不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敬畏。颈联“脑玉几陵虹气势,颔珠长借月精神”,进一步描绘了法云寺的景象,将寺庙比作拥有“脑玉”(可能指寺庙的智慧或庄严)的虹气,以及“颔珠”(可能指寺庙的宝物或象征)在月光下的精神。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寺庙的庄严与美丽,也暗含了对佛法深邃智慧的崇敬。尾联“何时乞得东南守,共礼黄金丈六身”,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够得到守卫东南一方的重任,并与黄金丈六身(可能象征佛像)共同礼拜,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向往,以及对肩负社会责任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寺庙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法、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