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风
抒情
赞美
写景
春景
暗含

译文

1、在楼上试着梳妆打扮,风中落花在台阶旁飘散。
2、梳妆后的容颜映入镜中,首先沾上了粉黛的色彩,而衣服翻转间又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3、(女子)舞动时,长袖飘飞,如同在跳舞,歌声绕梁,美妙的音乐传遍四方。
4、想要像吹拂少女一样轻柔地对待(某物),又想要用拂尘来侍奉(某位尊贵的人)。

赏析

此诗描绘了女子在楼上试妆时,风花轻拂其身旁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风与女子之间微妙而和谐的关系。首句“楼上试朝妆”点明了场景,女子在晨光中精心打扮,预示着一天的美好开始。接着,“风花下砌傍”一句,将自然界的风与花融入画面,赋予了环境以生机与活力。“入镜先飘粉,翻衫好染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风与女子互动的细节。风似乎能感知到女子的装扮,先是轻轻飘过她的脸庞,带走了些许粉末;随后,它又与女子的衣物接触,留下了淡淡的香气。这些细节不仅表现了风的温柔与细腻,也暗示了风与女子之间无形的联系。“度舞飞长袖,传歌共绕梁”则通过舞蹈和歌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女子在风的陪伴下翩翩起舞,长袖随风飘扬,仿佛与风融为一体。同时,歌声在空中回荡,与风共同营造出一种愉悦而浪漫的氛围。最后,“欲因吹少女,还持拂大王”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风对女子的亲近与尊重,同时也体现了风的多面性。风既可轻拂少女,又可拂动大王的衣裳,寓意着风的自由与无界限,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角色转换。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风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美好联系。

萧绎

121首
小字七符。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