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歌
行
当
垆
擅
旨
酒
,
一
卮
堪
十
千
。
无
劳
蜀
山
铸
,
扶
受
采
金
钱
。
人
生
行
乐
尔
,
何
处
不
留
连
。
朝
为
洛
生
咏
,
夕
作
据
梧
眠
。
从
兹
忘
物
我
,
优
游
得
自
然
。
抒情
酒文化
人生哲理
自然生活
译文
面对着当垆的美酒,我擅长的技巧是酿制美酒,只需一卮酒就足够换取千钱。
不需要到遥远的蜀山去劳苦奔波冶铁铸造钱财,扶受将采取金色的铜钱来进行交换。
人应该及时行乐,生命短暂,无处不值得我们流连忘返。
早上可以听着洛阳的歌谣而歌唱,晚上则可以坐在梧桐树下安静地睡眠。
从此以后,我将忘却物我之间的界限,悠然自得地生活,享受自然的恩赐。
赏析
这首《长歌行》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美酒佳肴中享受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而应尽情享乐的态度。首句“当垆擅旨酒”,描绘了主人翁在酒肆中以美酒吸引顾客的情景。“一卮堪十千”则夸张地形容了这美酒的珍贵与诱人。接着,“无劳蜀山铸,扶受采金钱”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这美酒的价值不需通过昂贵的铸钱来衡量,直接体现了其价值非凡。“人生行乐尔,何处不留连”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认为人生应当尽情享受,不必拘泥于世俗的束缚。接下来,“朝为洛生咏,夕作据梧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无论是清晨吟唱洛水之畔的诗歌,还是傍晚倚靠梧桐树下休息,都充满了闲适与自在。最后,“从兹忘物我,优游得自然”点明了诗人的理想境界,即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能够超越自我与外界的界限,达到一种超脱的自然状态。整首诗通过对美酒、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萧绎
121首
小字七符。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猜您喜欢
饮酒
宋·陆游
陆生学道欠力量,胸次未能和盎盎。百年自笑足悲欢,万事聊须付酣畅。有时堆阜起峥嵘,大呼索酒浇使平。世间岂无道师与禅老,不如闭门参曲生。朋旧年来散如水,惟有铛杓同生死。一日不.....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漫述
明·张乔
自怜孤韵不投时,懒学逢迎惹世嗤。笔墨有灵偏伴我,风花无力欲依谁。空宵卧病禅心进,幽梦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鸿与偕隐,百年宁负住山期。
食牛炙
宋·李之仪
西来谁为炙牛心,惜事拘文不敢寻。岂谓邻邦无百里,骤令馋口得千金。登台未论前人比,扪腹翻惊用思深。从此耒阳休吊古,便思白酒与同斟。
重赋三高(其三)
宋·周南
千金孰与此身多,惭愧君王用已过。乞得头颅江海去,一生辛苦几渔蓑。
孤灯效玉川子五首(其一)
清·宋湘
无言无笑非无灯,破寺龛前可见曾?又是黄昏供一碗,我真成佛仆成僧。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其十)
宋·黄庭坚
身病心轻安,道肥体癯瘦。好怀当告谁,四墙枣红皱。负暄不可献,扪虱坐清昼。端有真富贵,千秋万年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