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

殿
写景
怀古
情感
思乡
中秋
离别
季节
秋天
名城

译文

近处只有月亮陪伴我。那高楼远天,又能与谁分享。登高望远,已经游历得疲倦了。
黯淡的苍波映着落日余晖,断崖重叠连绵。心灵受创,梦也变得胆怯。
旧家的心情,像蝴蝶般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曾经的故国平静生活,都交付给等候蛩的鸣叫,深刻地印在心中。那种亲切的感觉。
在酒宴前有足够的分量和美好的时光,这不应被轻易地浪费。但风流易逝,美好时光难以长存。
海边的消息,被暗尘所掩盖,声音变得低沉。
然而,高高的寒冷并未改变,每年的宫殿都在那里,见证了多少的兴衰更替。
在人间,只道佳期难遇,却怕最终变成怨别的结局。

赏析

这首词以月为引,描绘了高楼之上孤独无言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追忆。"黯苍波落日,断崖重叠"形象地刻画了夕阳西下、山崖重叠的凄凉画面,反映出词人心中的落寞和怀旧之情。"魂销梦怯"四字,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仿佛连梦境都变得胆怯。他回忆起往昔在故乡的生活,那些熟悉的场景如今只剩下候蛩的哀鸣,更显寂寥。"海边讯,暗尘咽"则寓言了国家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浮,暗示了词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词中提到的"美景良辰"本应是欢乐的时刻,但在词人看来,却可能因为离别而成为痛苦的记忆。"甚人间、只道佳期,怕成怨别"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约定可能带来的别离之痛的担忧,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月夜高楼、落日断崖等意象,展现了词人对故国的眷恋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和历史沧桑感。

陈洵

254首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