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秋节
怀古
抒情
亲情
思乡
友情
惜时
写景
秋天

译文

随时间流逝,与老友亲朋相见的机会变得稀少,因此我流露出深情却总感到我们的心意有所违逆,相去甚远。
书籍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不清,但当烛光微弱地照亮它们时,那些字迹似乎要飞舞起来。
我最是怀念那个园林的白社之地,还有那些年少时的乌衣子弟。
每次读完这些诗篇后,秋风似乎都吹过我的脸颊,我两鬓斑白,带着泪水挥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老后与亲朋好友相聚的稀少,以及岁月流转带来的诸多遗憾。诗中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首联“老去亲知见面稀,百年投赠意多违”点明了诗人年岁已高,与亲朋好友相聚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即使是赠送的礼物或书信,也难以传达出原有的心意。这里流露出一种岁月无情、人情淡薄的无奈感。颔联“赫号漫漶多经蠹,银烛熹微字欲飞”则通过描述书籍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虫蛀损坏的情景,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沧桑和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忆。同时,“银烛熹微”描绘了夜晚微弱的烛光,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感伤情绪。颈联“最忆园林仍白社,尝言子弟有乌衣”提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尤其是对园林和白社(可能指某种特定的社交场所)的怀念,以及对家族子弟曾经的辉煌的追思。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留恋和对家族荣耀的感慨。尾联“几回读罢秋风过,两鬓萧疏带泪挥”以“几回读罢”引出诗人反复阅读这些诗札时的感受,伴随着秋风的吹过,诗人两鬓斑白,泪水不禁落下。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阅读时的场景,更深刻地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败的哀叹,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深深悲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变迁、人生无常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