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田园
咏物
动物
老境
情感
读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首句“绝壁飞云上,攀缘几仞苔”以“绝壁”、“飞云”、“攀缘”、“苔”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高耸入云、险峻陡峭的山景图,云雾缭绕于绝壁之上,登山者在苔藓覆盖的峭壁间艰难攀登,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神秘的氛围。接着,“朱明分路入,白鹤上天回”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时间与生命的循环。朱明,即夏至,象征着生命与活力的高峰期。诗人想象着在夏日的某个时刻,一条道路通向未知,仿佛引领着人们探索生命的奥秘。同时,白鹤翱翔于天空,象征着自由与超脱,它们的归来似乎预示着某种灵性的回归或启示。“细篆虫行竹,孤村犬傍梅”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竹林中的细篆(可能指竹叶上的痕迹)如同小虫般轻盈地爬行,梅树下孤独的小村庄里,一只狗悠闲地依偎在梅花旁,这一幕既宁静又充满生机,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最后,“赋诗怜老手,谁唤大苏来”表达了对诗人创作才华的赞美和对古代文学大家苏轼的怀念。诗人通过赋诗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苏轼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希望有如苏轼一般的大师能再次出现在这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中。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以及对古代文学大师的缅怀之情,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清涟寺观鱼叠旧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烟轻春雨后,暇值万几馀。载礼金光佛,因观青色鱼。生机盎翰墨,乐意映襟裾。怪底参军羡,还劳开士如。新题看㡧画,旧句读碑书。谩设重来约,犹今视昔欤。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