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石门镇
历史
怀古
写景
战争
采桑

译文

翻译为:从前,在这片吴越之地,有王室官员设立的官署。
翻译为:千年以来,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但悲风却依然日夜呼啸,令人感到寒冷。
翻译为:采摘桑叶制成的白色细麻,在水中缫制出如冰般光滑的细绢。
翻译为:这些精美的物品被装进竹筐和木制礼盒中,作为天子的贡品进贡。路过的行人请不要随意观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石门镇的历史变迁与地方特色,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感。首句“昔年吴越地”,点明了石门镇所在的地理位置,曾是吴越两国交界之处,历史悠久。接着“此处设王官”一句,表明这里曾经设立过官府,见证了古代政治活动的痕迹。“战气千年尽,悲风日夜寒。”这两句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沧桑。千年来的战争硝烟早已散去,但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悲凉与寒冷的夜风,暗示着战争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深重伤痛。“采桑成白纻,缫水出冰纨。”这两句赞美了石门镇的自然环境与经济活动。白纻和冰纨都是古代的高级丝绸制品,通过采桑和缫丝工艺制成,体现了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筐篚天家贡,行人莫浪看。”最后两句提到,这些精美的丝绸作为贡品被送往朝廷,是石门镇对国家的贡献。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忽视这片土地的珍贵产出,表达了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门镇历史、自然景观和经济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家乡的深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