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殿
绿
宫廷
御书赞颂
怀古抒情
殿宇
描述仪式

译文

兰炷(可能是指燃烧的香料)薰着宫殿(琳殿),五彩的旗饰(霓旄)在绿莎(可能是指绿色的地面)上倒映出影子。
深深的绿荫来自于九处青翠的植物,母亲睿智的慈爱像多多的礼物一样降临。
在高高的阁道上陪同銮驾前行,唐中的地方有奉旨来访。
翻开熙陵遗留的信札,宫中收藏的宝文像众多的宝贝一样排列。
继承先人的志向并颁发皇家的墨宝,笔锋流转,书写出如偃月刀般的字迹。
史官记录下吉祥的征兆,宫中的卫士与田间的嘉禾相对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元真殿中举行盛大的仪式,兰香缭绕,琳殿光彩照人,霓虹旗帜映衬着绿色的莎草,气氛庄重而神圣。诗中提及了三位重要的女性——九青、三母,象征着智慧和慈爱,她们的恩泽深远。阁道上皇帝陪同前往,这是对太宗、真宗和仁宗御书的敬仰,尤其是仁宗的飞白书,笔触灵动,仿佛带动了波澜。仪式中展示了珍贵的文献,如熙陵遗札和宝文,这些都是皇家的瑰宝。皇帝的旨意被记录为历史上的佳话,与吉祥的瑞谷相映成趣。史臣们记录下这一非凡时刻,以钩盾守护这些珍贵的文献,如同守护国家的福祉,与丰饶的嘉禾相呼应。整首诗展现了对皇家盛典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

夏竦

295首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