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温
汤
温
渚
停
仙
跸
,
丰
郊
驻
晓
旌
。
路
曲
回
输
影
,
岩
虚
传
漏
声
。
暖
溜
惊
湍
驶
,
寒
空
碧
雾
轻
。
林
黄
疏
叶
下
,
野
白
曙
霜
明
。
眺
听
良
无
已
,
烟
霞
断
续
生
。
写景
秋景
自然现象
季节
秋天
山水
译文
茶水热气腾腾,仙乐停下,皇家的仪仗队在郊外停下歇息。
蜿蜒曲折的小路回环通幽,岩石中传来更漏声的回响。
温暖的溪流惊动了急流,寒空中碧雾轻轻飘动。
树林中黄叶稀疏飘落,野外白霜明亮映照着曙光。
远眺近听,美景良多,烟霞时断时续地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早晨山林中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秋风送爽、山色宜人的意境。首句“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通过对车马停歇和旗帜悬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仙跸”与“晓旌”都是用来烘托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接着,“路曲回输影,岩虚传漏声”则是对山中道路和岩洞声音的描绘,其中“路曲”表达了道路的蜿蜒曲折,而“岩虚传漏声”则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声音交织。“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中,“暖溜”和“寒空”构成了鲜明对比,通过水流的温暖与天空的清冷,展示了秋季早晨温度反差带来的独特景观。同时,“惊湍驶”与“碧雾轻”也分别描绘了水流的急遽和山中薄雾的轻盈。“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则是对秋天树木落叶和地面结霜景象的细腻描写。这里,“林黄”指的是秋天树叶变黄,而“野白”则形容了地面的轻霜。最后,“眺听良无已,烟霞断续生”中,“眺听”表达了一种远望和倾听的状态,而“良无已”则暗示了时间流逝的感慨。“烟霞断续生”则是对山间云雾变化不息的描绘,体现出一种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情趣。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早晨山林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好风光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怀。
李治
11首
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独游南静川
宋·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波光亭
宋·王庭圭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夜久光凝收绿净,冷涵星汉逼人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