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
中
思
家
四
首
(
其
三
)
不
见
伯
兄
久
,
荆
花
静
晚
风
。
平
生
敦
手
足
,
此
日
任
西
东
。
万
里
看
鸿
鹄
,
三
冬
困
蛰
龙
。
不
知
今
夜
烛
,
谁
与
一
尊
同
。
思乡
亲情
写冬
友情
情感
表达愁苦
励志
译文
很久没有见到大哥了,荆条花在静静的晚风中绽放。
我们兄弟平时感情深厚,现在各自任东西,分别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跨越万里的路程去看那展翅高飞的鸿鹄,或者在寒冷的冬天里,蛰伏的龙也感到困顿。
不知道今晚的烛光下,会有谁与我共饮,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邸中思家四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不见伯兄久”,点明了诗人长时间未见兄长的事实,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荆花静晚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荆花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平生敦手足,此日任西东”两句,诗人回忆起与兄长之间的深厚情谊,无论过去如何亲密无间,如今却因生活的奔波而各自东西,无法相聚,表达了对兄弟分离的感慨。“万里看鸿鹄,三冬困蛰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困于寒冬之中的蛰龙,而将兄长比作翱翔天际的鸿鹄,形象地展现了兄弟间的距离感和各自的处境,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不知今夜烛,谁与一尊同”表达了诗人此刻孤独的心情,他不知道在这样的夜晚,是否有兄弟相伴,共同举杯畅饮,流露出深深的思念和寂寞。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相聚的渴望,读来令人动容。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赵学士色竹图
元末明初·刘基
竹性本孤直,磬折良可怜。由来刚介有摧挫,岁寒然后知真坚。虚堂无人清气会,日满高林风影碎。漆园胡堞去茫茫,今落潇湘苍玉佩。我思美人淇水隈,路永莫致增悲怀。雪霜纷糅嘉实晚,不.....
结交行
明·浦源
敌国不在远,舟中乃可见。炎凉不在时,交情乃可知。昔作通家好,齐言永相保。一富有一贫,便成行路人。相逢不相识,薄夫堪叹息。我不愿倾北海樽,亦不愿书翟公门。但愿同心二三子,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