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浮
杂
咏
(
其
四
)
夜
凉
山
雨
佳
,
然
灯
校
仙
箓
。
云
晴
溪
气
香
,
窗
外
胡
桃
熟
。
写景
山水
夜晚
夏天
听闻窗外事物
写景
山水歌
夜景
夏季歌
窗外听闻
译文
夜里的山雨真是宜人,点燃灯火来核对仙人的名册。
云开天晴后溪流散发出香气,窗外的胡桃已经成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山中雨后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独自在灯光下校阅仙箓的情景,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夜凉山雨佳”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夜晚山中的凉爽与雨水带来的清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宜人的氛围。“佳”字不仅表达了对雨后山景的喜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平静。次句“然灯校仙箓”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在昏黄的灯光下,诗人专注地校阅着仙箓,这既可能是指他对于道家学说的研读,也可能象征着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这一行为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显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第三句“云晴溪气香”转而描绘了雨后云开雾散的景象,阳光照耀下的溪水散发出阵阵香气。这里的“香”不仅指自然界的香气,更可能寓意着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通过这一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纯净的追求。最后一句“窗外胡桃熟”以一个具体的物象结束全诗,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隐含着对收获与成熟的期待。胡桃的成熟象征着成长与成就,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活的气息,使得整首诗既有高远的精神追求,也不失人间烟火的温暖。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知识的渴求、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张穆
334首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猜您喜欢
望江南(其二)四时幽居即景
清·吕采芝
江村好,小阁数间宽。曲沼荷香清十里,夜窗竹影上千竿。新葛称轻纨。
临江仙·坐河边新楼
明末清初·商景兰
水映玉楼楼上影,微风飘送蝉鸣。淡云流月小窗明。夜阑江上桨,远寺暮钟声。人倚阑干如画里,凉波渺渺堪惊。不知春色为谁增。湖光摇荡处,突兀众山横。
酷暑寄立之山中(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知君凉纳五更时,蒲苇冥冥月影微。转过山阴更幽绝,小舟撑出乍添衣。
閒居初夏七首次王校理韵(其六)
明·谢晋
遥遥刳木引泉过,霭霭茶霏散碧萝。芝涧忽闻山雨到,竹窗分得夜凉多。
晚步
元末明初·蓝智
伏热草木焦,微凉竹林晚。天清一鹤高,波静群鸥远。散策不知疲,临流亦忘返。月出林影昏,疏钟闭山馆。
即景(其三)
清·黄文仪
霞衣叠叠灿天青,松影森森自一亭。夜半月明惊鹤唳,芙蓉露下气流馨。
舟中夜坐
明·王慎中
兰舟凌浩渺,水色暗连天。宴坐深明烛,遥情寄简编。箑閒知爽入,膏续悟更延。感候伤羁思,劳歌中自宣。
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其三)
宋·陈造
畴昔相期襆被来,饭馀归意类挤排。蘋风萝月孤清夜,仅见山间结夏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