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天
怀古
抒情
写老树
惜时
宴饮

译文

古老的塞外园林里,春天似乎迟迟未到。
雨水轻轻落下,很容易就凝结成冰,老树的枝头在春天也发花较晚。
繁忙的事务随着岁月变得让人疲倦,欢乐的心情也因年老而逐渐衰退。
尽管身体已经不再强壮,仍然在花开时节强撑着身体去赏花,宴会的鼓声如天上的雷声一样震耳欲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后园春日的独特感受。首句“并塞园林古”,点明了园林的古老与边塞的环境特色,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春来似不知”一句,以春的到来似乎未能唤醒这片古老的园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观的静默,引人深思。“雨轻成冻易,树老发花迟”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春雨轻柔却能迅速凝结成冰的现象,以及老树在春天缓慢绽放花朵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节奏与速度差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洞察。“剧事随年倦,欢悰入病衰”则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事务感到疲惫,而内心的欢乐也因疾病而逐渐消逝,流露出一种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最后,“芳时期强赏,宴鼓揭天搥”两句,虽然字面上描述的是诗人勉强欣赏春日的美景,并在宴会上敲击鼓声至天明,但实际上暗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热爱,即使在疲惫与病痛中,仍能寻找并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和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韩琦

739首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宋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韩琦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