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写景
写花
菊花
抒情
秋天
写山翁

译文

菊花的黄色花朵随着气候的改变而开放,重阳节时,它的香气四溢,但花枝已经逐渐干枯。
即使金色的菊花已经落幕,孤芳自赏的美丽仍然存在。而那如玉的液体轻轻浮起,也让人觉得可以一醉方休。
烟波袅袅中,鸿雁来来往往自由自在。而霜丛中的蝴蝶飞舞,却不知道这一切。
风吹过,将客人的帽子吹落,就让它陪伴着山间的老人一起倒着饮酒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首句“菊有黄花气候移”点明了季节更替,菊花在秋风中绽放,色彩鲜明。接着“重阳香萼已乾枝”描述了重阳节时菊花的香气和枝条的状态,虽已进入秋季,但菊花依然生机勃勃。“金铃后坼孤芳在”一句,以“金铃”比喻菊花,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秋风中独立开放的美丽姿态。“玉液轻浮一醉宜”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仿佛在品饮美酒般享受着菊花的香气与美丽。“烟渚去来鸿自适,霜丛飞绕蝶何知”两句,通过鸿雁与蝴蝶的自由飞翔,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自在,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风前客帽从吹落,且伴山翁倒接䍦”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即使风吹落帽子也不在意,愿意与山翁一同饮酒畅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诗人的闲适心境,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真谛的感悟。

韩琦

739首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宋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韩琦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