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居
一
首
柬
甘
泉
山
人
岁
晚
卜
居
草
堂
静
,
长
日
晏
坐
人
迹
稀
。
梅
花
不
开
冻
云
合
,
雪
片
忽
堕
山
鹊
飞
。
春
杯
到
手
何
意
味
,
江
风
隔
岸
吹
客
衣
。
归
来
道
路
不
须
问
,
云
谷
丈
人
还
可
依
。
写景
自然景象
梅花
冬日景象
山野景色
田园
译文
在一年结束之际,我选择了隐居在这静谧的草堂中,度过许多安静的日子,除了我自己很少有人来这里。
庭院中的梅花树,花瓣紧闭不开。空中满是冰冻的云,偶尔又有几片雪花落下来,有山鹊在空中飞翔。
春天里手中的酒杯有何意义呢?江边的风轻轻吹过,拂过客人的衣衫。
无需问归来的路途如何,因为我知道我还可以依靠云谷的老人。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卜居一首柬甘泉山人》描绘了岁末时节作者在静谧草堂中的生活情景。首句“岁晚卜居草堂静”表达了诗人选择在年终时分,远离尘嚣,安居于简朴的草堂之中,享受宁静的生活。接下来的“长日晏坐人迹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寂,白天漫长,来访者稀少。“梅花不开冻云合,雪片忽堕山鹊飞”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冬季的严寒和静谧。梅花未绽放,厚重的云层遮蔽了阳光,雪花飘落,只有山鹊偶尔飞过,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诗人以景寓情,流露出对孤独而宁静生活的感慨。“春杯到手何意味,江风隔岸吹客衣”两句转而触及内心感受,即使有春酒在手,却因孤寂无趣而失去滋味,江风吹过,更添客居他乡的凄凉。最后一句“归来道路不须问,云谷丈人还可依”,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暗示自己仍有所依靠,希望能在精神上得到云谷丈人的慰藉。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卜居生活的场景,情感深沉,寓情于景,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孤寂心境。
猜您喜欢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舟入横槎水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渔舟不觉远,深入一溪霞。烟火烧红雨,牛羊饭落花。水声分乱石,山影散晴沙。莺唤人酤酒,垂杨第几家。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晓起过权园
清·王衍梅
睡觉翻阶鸟雀喧,远拖吟屐过江村。禾收大野全成路,雪霁遥山尽到门。春蚓怒号茶鼎熟,冻蛟狂裂墨池浑。看他黄叶风如扫,篱畔梅花白几痕。
和南皋春阴苦寒
明·黄衷
招摇先为转鸿濛,有客残貂尚避风。已觉南陬旸谷暗,悬知西塞雪庐穹。寻梅箬帽履何素,煨芋山炉火自红。独坐书床闲料理,三春云物会昭融。
踏莎行(其三)荆南作
宋·张孝祥
旋葺荒园,初开小径。物华还与东风竞。曲槛晖晖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烟暝。柳色金寒,梅花雪静。道人随处成幽兴。一杯不惜小淹留,归期已理沧浪艇。
自青原回访敏叔几不相遇
宋·姚镛
晓汲三泉洗砚回,要看奇石立苍苔。骑驴应为寻诗出,放鹤还知有客来。一井清寒宜茗饮,千林黄落独梅开。他时老圃如能学,只乞山中橘本栽。
题王宗贯西园清隐
明·刘珝
出郭西行二三里,园林佳处足投閒。轩开紫陌红尘外,人在清风明月间。当面好花开簇簇,绕墙流水响潺潺。笑他名利场中客,到此能无一愧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