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秦
望
山
南
登
秦
望
山
,
目
极
大
海
空
。
朝
阳
半
荡
漾
,
晃
朗
天
水
红
。
溪
壑
争
喷
薄
,
江
湖
遰
交
通
。
而
多
渔
商
客
,
不
悟
岁
月
穷
。
振
缗
迎
早
潮
,
弭
棹
候
长
风
。
予
本
萍
泛
者
,
乘
流
任
西
东
。
茫
茫
天
际
帆
,
栖
泊
何
时
同
。
将
寻
会
稽
迹
,
从
此
访
任
公
。
写景
山水
海景
早潮
日月风光
山水景象
场景
译文
我向南登上秦望山,眼前是一片空旷的大海。
朝阳在海上半空荡漾,天水相连,一片红光。
溪流和山谷都在竞相喷薄而出,江河湖泊畅通无阻。
这里有很多渔民和商客,他们忙碌着,却不知道时间的流逝。
他们摇动船桨迎接早潮,停船等候长风。
我本就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任凭船只漂泊在江河湖海之中。
遥望茫茫天际,只见白帆点点,不知道它们何时能停泊在一起。
我将要追寻会稽的遗迹,从这里开始寻找任公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开篇“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两句,诗人站在秦望山上,从南向北眺望,视线所及之处是辽阔的大海和无垠的天空,这种开阔的视野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接下来的“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则描绘了早晨阳光照耀下的山川湖泊,一切都在金红色的光辉中闪烁,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溪壑争喷薄,江湖遰交通”两句,通过溪流与山谷间竞相汹涌、江湖之间交织成网的动态画面,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和连贯性。紧接着,“而多渔商客,不悟岁月穷”则转向人事,指出尽管有许多行走于此的渔夫商旅,但他们却未能领会到时光易逝、岁月匆匆。“振缗迎早潮,弭棹候长风”两句,用了动作和静待来形容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应与期待。其中,“振缗”是整理船帆,“弭棹”则是放下船桨,这些行为都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等待时机的心境。“予本萍泛者,乘流任西东”表达了诗人本身就是一位随波逐流的游子,对于行走的方向毫无执着,只是顺应水流任意漂泊。最后,“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和对古人足迹的追寻之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勾勒出诗人超然物外、怀抱大志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胸襟开阔的人生态度。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西樵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多雨天湖决,鱼飞下碧峰。船浮山口石,罾挂市门松。瀑布添无数,梅花积几重。行行溪路暝,催客一声钟。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江行俳体十二首(其八)
明·钟惺
小聚星晨屡断连,山椒一缕露人烟。土音偏不移鸡犬,市暨通行杂钞钱。泽国火耕兼水耨,霜林枣地接枫天。时艰夜禁明书楔,拨剌更更响钓船。
姑苏杨柳枝词(其六)
明末清初·屈大均
露咽烟啼总不明,飞花如送复如迎。长条不忍轻攀折,为尔临风最有情。
山友辞·婆饼焦
宋·王质
婆饼焦,婆饼焦,深山无事奚多劳。青林窈冥卧展转,绿树蓊郁飞逍遥。脆枝弱,韧枝强,惟闻呼饼不闻香。呜呼此友兮频相招,暮烟漠漠风潇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