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春天
抒情
怀旧
写柳树
写罗衣
写花影
场景

译文

嫩绿的柳条上垂着金黄色的嫩芽,小小的桃花红艳又低垂。屋内窗帘低垂,春天的寒意刚刚消退。
屏风上雕刻着几首玉台诗,园林则像一幅江南的美丽画卷。
(这里有些难解)我猜可能是在一个曾经的月夜中,有镜子被抛出,灯被点燃又熄灭的情景,感觉凄凉而伤感。
女子全身都映照着花影,穿着罗衣,在杏花烟霭中,她的鬓发湿润,在秋千下翩翩起舞。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嫩柳金垂,小桃红亚"形象地写出新柳柔嫩,枝条上挂着金色的露珠,桃花娇艳欲滴,低垂在枝头。"愔愔帘阁春寒乍"则传达出春天的微寒和静谧,帘幕后的闺阁中透出一丝春意。"屏风几首玉台诗,园林一幅江南画"两句,将室内雅致与室外美景相结合,暗示了主人的文雅生活和对江南美景的向往。"镜子抛来,灯儿炙罢"描绘了女子闲适的生活细节,可能是她在镜子前整理妆容,或是点燃灯火阅读。"旧时月色凄凉夜"转而带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月色凄凉可能暗示着时光流转,旧日的美好不再。"满身花影贴罗衣,杏烟湿鬓鞦韆下"描绘了女子在月下嬉戏的场景,花影斑驳,映照在她的罗衣上,杏花的香气和湿润的夜晚增添了画面的诗意。整体来看,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闺阁的景象,情感丰富,既有春光的美好,也有岁月流转的感慨。樊增祥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其作品体现了这一时期词风的转变,既有传统诗词的韵味,又融入了一些现代感。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清·郭伦伍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