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咏物
抒情
秋天
茶香
琴思
赞美
地点
虚实结合

译文

长长的松树数千棵拥抱着繁荣的景象,仿佛声音从树底下响起。
海浪声如云端的坠落,几经山雨,月亮在夜色中诞生。
夜晚煮茶时茶香四溢,像泉水一样鲜活,秋天的琴声在鹤的帐幕下显得格外清晰。
多么希望能有南华老仙伯这样的人,能与我一起登上轩台,共话风声。

赏析

这首元代张翥的《听松轩为丹丘杜高士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自然景象。首句“长松千树拥前荣”,展现了松林的壮观与生机,暗示了听松轩的清幽环境。次句“虚籁还从树底鸣”,以“虚籁”形容松涛声,强调了声音的空灵和自然。第三句“一片海涛云杪堕”,运用比喻,将松涛比作海浪,形象地描绘出松林中风起时的壮阔气势。第四句“几番山雨月中生”,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月夜的清新,增添了诗意的层次。第五句“茶香夜煮苓泉活”,通过茶香与山泉的联想,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第六句“琴思秋翻鹤帐清”,则借琴声和秋鹤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高雅的志趣和心境。结尾两句“安得南华老仙伯,相随轩上说风声”,诗人期盼能与像丹丘杜高士这样的隐逸之士一同在听松轩上,共享这份与自然对话的乐趣,流露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听松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张翥

826首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