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松
轩
为
丹
丘
杜
高
士
作
长
松
千
树
拥
前
荣
,
虚
籁
还
从
树
底
鸣
。
一
片
海
涛
云
杪
堕
,
几
番
山
雨
月
中
生
。
茶
香
夜
煮
苓
泉
活
,
琴
思
秋
翻
鹤
帐
清
。
安
得
南
华
老
仙
伯
,
相
随
轩
上
说
风
声
。
写景
山水
咏物
抒情
秋天
茶香
琴思
赞美
地点
轩
虚实结合
译文
长长的松树数千棵拥抱着繁荣的景象,仿佛声音从树底下响起。
海浪声如云端的坠落,几经山雨,月亮在夜色中诞生。
夜晚煮茶时茶香四溢,像泉水一样鲜活,秋天的琴声在鹤的帐幕下显得格外清晰。
多么希望能有南华老仙伯这样的人,能与我一起登上轩台,共话风声。
赏析
这首元代张翥的《听松轩为丹丘杜高士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自然景象。首句“长松千树拥前荣”,展现了松林的壮观与生机,暗示了听松轩的清幽环境。次句“虚籁还从树底鸣”,以“虚籁”形容松涛声,强调了声音的空灵和自然。第三句“一片海涛云杪堕”,运用比喻,将松涛比作海浪,形象地描绘出松林中风起时的壮阔气势。第四句“几番山雨月中生”,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月夜的清新,增添了诗意的层次。第五句“茶香夜煮苓泉活”,通过茶香与山泉的联想,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第六句“琴思秋翻鹤帐清”,则借琴声和秋鹤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高雅的志趣和心境。结尾两句“安得南华老仙伯,相随轩上说风声”,诗人期盼能与像丹丘杜高士这样的隐逸之士一同在听松轩上,共享这份与自然对话的乐趣,流露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听松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张翥
826首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