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
婉约
听曲写意
抒情
歌颂表演

译文

有人呼唤着美丽的佳人,她斜插着双弦乐器,华丽的筵席刚刚开启。
喜爱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半遮的翠袖透出朦胧的美感,她用歌声缓缓引来人们的注意,暗中点染着鸳鸯鞋的色彩。
新的音乐从胡部传来,乐工巧妙地制作出新的曲调,仿佛描绘出龙沙马上哀伤的情景。
这哀伤的曲调如离鸾惊起,又似白雀飞来,丁宁之声用金钗击节而歌。
细听这春风般舒缓的旋律,不要急催。
正是在宫商两调的交错中,歌曲达到了高潮,将曲调转为伊州曲,穿遍了三台(这里可能指的是三重境界)。
曲终香收画扇,汗湿罗巾,她的愁情就像云朵一样在醉后回归。
美丽的佳人如花间之客,任由鸾绡(可能是指华美的丝织品)缠绕发髻,继续饮酒尽兴。

赏析

这首元代张翥的《沁园春·次韵李元之听董氏双弦》是一首赞美音乐与演唱技艺的词作。词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董氏女子演奏双弦的动人场景。"谁唤娇娆,斜插双弦,华筵乍开",以疑问和场景的设定,引入了主角董氏的出场,她如娇媚的佳人,轻轻插入双弦,为华丽的宴席增添一抹艺术气息。"爱玉纤轻轧,半笼翠袖,歌喉缓引,暗点鸳鞋",通过描绘她的手指轻触琴弦的动作和歌声的婉转,展现出她的技艺精湛和情感投入,鸳鸯鞋的细节也暗示了她的美丽。"胡部新声,乐工巧制,写出龙沙马上哀",赞美了音乐的新颖和情感深度,仿佛能唤起边塞的哀愁,令人动容。接下来,词人通过"丁宁击节金钗"和"春风且慢催",描绘了听众的专注和音乐的节奏感。"正宫商分犯,拽归双调,伊州入破,攧遍三台",进一步描绘了音乐旋律的变化和层次,展现了演奏的丰富多变。"画扇香收,罗巾汗湿,愁是云兜醉后回",通过人物的反应,传达出音乐带来的深深感动,甚至让人醉酒后仍难以忘怀。最后,"花闲客,任鸾绡缠髻,更尽余杯",以花间的闲逸氛围和继续饮酒的动作,表达了对美好音乐的沉醉和享受。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场精彩的音乐表演,赞美了董氏的才情和音乐的魅力,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情感共鸣。

张翥

826首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