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起
梦
破
东
窗
月
半
明
,
此
身
虽
在
只
堪
惊
。
一
春
花
里
离
人
泪
,
万
里
灯
前
故
国
情
。
龙
去
想
应
回
海
岛
,
雁
飞
犹
未
出
江
城
。
客
愁
多
似
西
山
雨
,
一
任
萧
条
白
发
生
。
写景抒情
思乡情感
春天写景
怀旧记梦
写雨
离别情感
译文
梦醒时东窗微明,月光如水,虽身在此处,却令人心生惊惧。
在这春天的花丛中,离人的泪水洒落,思念家乡的情感在万里之外的灯火前油然而生。
想象龙离开后应该回到海岛,大雁南飞尚未飞出这座江城。
客居他乡的忧愁如同西山的雨,任凭自己白发萧条,无法消解。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夜起》,通过对月光、春花、灯影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夜醒来时的心境与乡愁。首句“梦破东窗月半明”,设置了一种寂静而又有些许惊悚的情境,月亮透过东窗照进室内,使得诗人的梦境被打破,同时也映照出诗人此刻的孤独和忧郁。接着,“此身虽在只堪惊”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惶恐,尽管身体还在,但精神上已经是惊魂未定。下句“一春花里离人泪,万里灯前故国情”,则转向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乡愁。春天的花朵常常引发人们对于逝去时光和离别之痛的回忆,而诗人在遥远的地方,对着灯火,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绪。“龙去想应回海岛”,这里的“龙”可能是比喻诗人的志向或是某种力量的象征,其想回归之意,是对自由和自在状态的向往。紧接着,“雁飞犹未出江城”,则描绘了一幅秋天大雁迟迟不肯离去的景象,诗人可能通过这只迟疑的大雁来表达自己的不舍与留恋。最后,“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萧条白发生”中,诗人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比喻为连绵不断的西山之雨,而“一任萧条白发生”,则是说任凭头发变白,也不愿意改变这种孤独和忧愁。这里的“萧条”指的是秋天枯黄的树枝,常用来比喻人的鬓角斑白,即头发变白。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对春夏秋冬季节特有的情感联想,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文天祥
977首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猜您喜欢
湖上
宋·王镃
万红飞尽雨如烟,心事伤春哭杜鹃。游子不来弦管歇,画船空系柳丝边。
客中夜雨有怀彭孟阳黄虞六黎美周邝湛若陈乔生诸子
明·张乔
客里愁兼雨,孤灯坐拥香。思深令梦短,魂断恨更长。叠树垂檐溜,流萤向榻光。却抛诗酒侣,从此度悲凉。
忧患中寄友(其一)
明·解缙
金屋晓寒龙砚湿,玉阶春暖燕泥融。如何一夜思乡梦,只在文山字水东。
春尽次淮上
明·邱云霄
南关何处日孤征,归梦先春几百程。今日送春犹是客,孤城寒雨不胜情。
春寒
清·劳蓉君
春光寂寂思依依,深院无人昼掩扉。病质吟花红亦瘦,疏帘引草绿争肥。缘悭骨肉辜乡梦,愁老年华傍翠微。酥雨连朝寒不耐,晚来催我更添衣。
南康寄陈分巡希冉时希冉之九江一日矣
明·邵宝
江上春风酒一壶,南来拟共对鄱湖。夜深独听庐山雨,却放诗人赋小孤。
次韵简林绍先诸友三首(其一)
宋·俞德邻
宦路风波渺望洋,几人赤马旦蒙霜。便便懒是誇经笥,嗑嗑从渠笑酒囊。花柳春风朝步屧,菰蒲春水夜鸣榔。人间别有桃源路,肯为浮荣替戾冈。
登楼寄远
唐末宋初·李九龄
满城春色花如雪,极目烟光月似钩。总是动人乡思处,更堪容易上高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