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
楼
书
怀
馆
殿
尝
为
侍
从
臣
,
出
分
忧
寄
牧
黎
民
。
时
平
事
简
多
公
暇
,
楼
迥
风
清
欲
暮
春
。
树
杪
壶
关
千
嶂
叠
,
天
边
漳
水
绿
波
新
。
帝
乡
永
日
凭
栏
望
,
心
羡
浮
云
向
紫
宸
。
写景
怀古
抒情
秋天
心羡
自然景色
楼迥之景
对帝乡的向往
译文
我曾经在官殿中担任侍从之臣,如今被派往外地,分担君王的忧虑,管理黎民百姓。
在时世平安、事务简略的时候,我有了许多空闲时间。登高远望,清风徐来,正值暮春时节。
眼前的树梢之上,壶关的千重山嶂层叠;天边漳水波光粼粼,绿色如新。
我在帝乡整日凭栏远望,心中羡慕那浮云直上紫宸(可能是指皇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郡楼上怀念过去担任侍从时光的景象。"馆殿尝为侍从臣,出分忧寄牧黎民"表达了诗人曾经在朝廷中担任侍从之职,对百姓有所关心和照顾。"时平事简多公暇,楼迥风清欲暮春"则描绘了一种太平盛世、国事简单、官员闲暇的景象,诗人在高楼上感受着初春时节的清风。接着,"树杪壶关千嶂叠,天边漳水绿波新"以壮丽的山水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帝乡永日凭栏望,心羡浮云向紫宸"则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所在之地的向往和思念,希望能够像浮动的云朵一样接近皇权的中心。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职责的怀念,以及对更高权力中心的无限向往。语言上运用了多种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使得诗歌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田锡
156首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猜您喜欢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