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使
君
次
韵
见
属
次
韵
答
之
蛮
县
三
年
喜
及
瓜
,
归
欤
春
思
自
无
涯
。
朝
阳
岩
上
无
残
雪
,
庆
朔
堂
前
已
乱
花
。
归
到
儿
曹
应
借
问
,
为
言
颠
发
未
全
华
。
仲
宣
正
得
依
投
处
,
万
里
心
安
即
是
家
。
写景
怀古
抒情
春景
咏物
时间感慨
友情
记事
译文
在蛮县任职三年终于迎来丰收的季节,回家的路上春思无限。
朝阳岩上已经没有残雪,庆朔堂前已是繁花乱舞。
回到家中,孩子们应该会问起我,我回答他们我的头发还没有完全变白。
就像王仲宣在荆州得到依靠一样,只要内心安定,即使身处万里之外,这里也可以算作我的家。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所作的《熊使君次韵见属次韵答之》。诗中洋溢着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归家的渴望之情。首联“蛮县三年喜及瓜,归欤春思自无涯”,诗人以“及瓜”比喻在异乡度过了三年时光,表达了对回归故里的喜悦之情,同时流露出对春天到来时思乡情绪的无限延伸。这里的“无涯”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思乡之情的深沉与广阔。颔联“朝阳岩上无残雪,庆朔堂前已乱花”,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朝阳岩上的积雪消融,预示着新生与希望;而庆朔堂前的乱花盛开,则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象征着生机与繁荣。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颈联“归到儿曹应借问,为言颠发未全华”,诗人想象回到家乡后,可能会被家人询问头发是否全部变白,他回答说并未完全白发,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年轻与活力,同时也透露出对家庭温暖的期待。尾联“仲宣正得依投处,万里心安即是家”,引用了王粲(字仲宣)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万里之外,只要心中有家,就能感到安宁与满足。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心灵归宿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家的强烈渴望。
汪藻
339首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其著名代表作是《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