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兴
诗
卷
次
韵
四
首
(
其
二
)
投
机
议
论
我
君
同
,
座
上
何
须
一
点
红
。
竟
夕
能
为
文
字
饮
,
似
泥
谁
敢
笑
仙
翁
。
抒情
读书
怀古
赞颂
文字创作
情感抒发
词鉴赏
历史怀念
作赞颂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阳建所作的《春兴诗卷次韵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春兴”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畅谈的情景。首句“投机议论我君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思想契合、观点一致的深厚友谊。这里的“我君同”不仅指思想上的共鸣,也暗含着对君主或权威的尊重与认同,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遵循。接着,“座上何须一点红”一句,以“红”象征热烈的情感或美好的事物,暗示在座之人皆是志趣相投、情感真挚的朋友。此句巧妙地将情感的热烈与聚会的氛围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热烈的聚会场景。“竟夕能为文字饮”,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里的“文字饮”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饮酒,而是借用了“饮”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以文会友、以诗交流的场景。夜深人静之时,他们仍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忘却时间的流逝,享受着精神上的盛宴。最后,“似泥谁敢笑仙翁”一句,以“仙翁”比喻诗人,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不拘一格的形象。这句话既是对诗人文学才华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独特人格魅力的肯定。它暗示了诗人即使在世俗的眼光中显得与众不同,但依然自信、从容,敢于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不畏他人的非议。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他们在文学世界中的自由探索与深刻交流。诗中充满了对友情、文学与个人独立性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风雅的一面。
猜您喜欢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四)
宋·黄庭坚
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杭州官舍偶书
唐·姚合
钱塘刺史谩题诗,贫褊无恩懦少威。春尽酒杯花影在,潮回画槛水声微。闲吟山际邀僧上,暮入林中看鹤归。无术理人人自理,朝朝渐觉簿书稀。
书心画诗
宋·陈渊
书法从中得,难将笔下寻。欲知神合处,始悟画由心。篆隶秦非古,真行晋迄今。奇踪存翰墨,妙意本胸襟。雄健猊翻石,骞腾鸟出林。古人求笔正,八法响随音。
读于忠悯杨椒山两公行录不觉拍案
明·张家玉
前有于兮后有杨,须眉男子两堂堂。全忠自古难全孝,何况家亡与国亡。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院学士赐宴得筵字
唐·王翰
东堂起集贤,贵得从神仙。首命台阶老,将崇御府员。送人锵玉佩,中使拂琼筵。和乐薰风解,湛恩时雨连。长材成磊落,短翮强翩翾。徒仰蓬莱地,何阶不让缘。
汤涧松诞日(其一)
明·区越
清歌振响舞胜衣,八十年过又八时。竹径幽禽迎贺客,莎阶贤辈立琼枝。商今榷古通时论,叠韵翻声近体诗。同向闲庭看佳菊,悠然相与傲东篱。
题云谷子残砚为马夷初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抱真之砚铭白沙,翁山志之意有加。一如玉带生作记,为文山题杨铁崖。翁山自比铁崖老,胸有沧桑物非宝。石屋得斯乃世守,雅共古人挹襟抱。黝青阅劫残半规,别锤毡蜡题其麋。诒书属我久.....
怀净土诗(其八)
元末明初·梵琦
吾身念佛又修禅,自喜方袍顶相圆。曾向多生修福果,始依九品结香缘。名书某甲深华里,梦在长庚落月边。浊恶凡夫清净佛,双珠黑白共丝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