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时
励志
哲理解读

译文

义和利是两条路途有着极大的差距,就像差了微小的距离那样明显。
现在我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然而相较于十四年前却已经感觉到非常的不易了。
成功的事业是明确的,并逐渐得到升华。这是一种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样子,就像男人应有的一股勇气。
从现在开始我明白了贤人之路,应当继续用道德准则去思考和实践,提升自己的内在,明白修身正己的重要。我对自己的期望是明理通文,不断进步。

赏析

这首诗《十四岁自省》由明代诗人欧阳建所作,通过对比义与利的差异,探讨了个人成长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首句“义利两歧千里隔”,开篇即点明了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巨大鸿沟,两者看似相距甚远,实则仅一线之差。次句“算来原是差毫釐”进一步强调,这种差异其实微乎其微,暗示着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往往容易忽视道德的约束。接着,“百千倍力今须尽”一句,诗人提醒读者,为了追求利益而付出的努力,最终可能需要全部放弃,因为这种代价过于沉重。紧接着,“十四年前顿觉非”则通过个人经历,表达了在某个特定时刻,对过去行为的深刻反思和悔悟。“事业光明皆地步,身心修省是男儿”两句,强调了事业的成功与个人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认为真正的成功不仅在于外在的成就,更在于内心的纯净与自我完善。最后,“从今识破贤愚路,明道希文好自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道路的清晰认识,以及对自己高标准的期许,希望在道德与智慧的引领下,成为一位真正的君子。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十四岁的少年为视角,深刻探讨了道德与利益、个人成长与自我反省的主题,既富有哲理又充满启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