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汪
魏
美
徐
兰
生
两
隐
者
西
山
有
灵
隐
,
松
桂
生
岩
扉
。
二
老
采
薇
久
,
十
年
来
市
稀
。
驻
颜
留
黑
发
,
饮
憾
著
麻
衣
。
一
倍
悲
歌
发
,
斜
阳
恸
哭
归
。
山水田园
悼亡
抒情
赠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画面,以西山的灵隐为背景,松桂点缀其间的岩扉显得静谧而深邃。两位隐者,汪魏美和徐兰生,长期在此采薇为食,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他们十年间鲜少涉足市集,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人赞美他们的驻颜之术,即使岁月流逝,仍能保持黑发如故,身着麻衣,体现了他们对自然法则的顺应和对简朴生活的坚守。然而,当诗人面对这两位隐者,悲歌四起,夕阳西下时,不禁引发了深深的感伤,他们的生活虽然看似超脱,但其中蕴含的孤独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让人心生哀痛。整首诗通过写景和叙事,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敬仰与同情,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王岱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中书耶律公挽词
元·曹之谦
虎啸龙兴际,乘时自有人。风云开惨淡,天地入经纶。忽报台星坼,仍传薤露新。斯民感无极,洒泪叫苍旻。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昭德皇后挽歌词
唐·白居易
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