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
晚
逐
凉
北
楼
迥
望
诗
平
衢
望
如
掌
,
曾
雉
暧
相
连
。
断
云
留
去
日
,
长
山
减
半
天
。
戏
凫
乘
洑
下
,
渔
舟
冒
浪
前
。
写景
山水
动物
情感
思乡
秋节
看山
夏天
写鸟
赞美
译文
平坦的大路延伸如手掌般宽广,雉鸡的温暖气息与之相连。
云彩被风吹散,留下一片天空,连绵的长山仿佛被削去了一半。
戏耍的鸭子在急流中顺流而下,渔船冒着风浪勇往直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站在北楼上远眺的情景。首句“平衢望如掌”,以手掌比喻平直的道路,形象地展现了视野的开阔。接着“曾雉暧相连”描绘了远处的雉鸡在暖阳中连绵不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断云留去日,长山减半天”两句,运用了巧妙的对比和动态描写,云朵遮挡着即将落下的太阳,而远处的高山似乎与天际相接,形成了一种深远的空间感。这种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戏凫乘洑下,渔舟冒浪前”则将视角转向了水面,鸭子在水中嬉戏,渔舟在波浪中前行,生动地展现了水乡的日常景象。这两句通过动物和船只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傍晚时分北楼远眺的美丽景色,以及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萧纲
281首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子初全溪作
唐·李商隐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