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鸿
写景
中秋
秋日写景
中秋节
边塞
思乡
秋鸟
离别

译文

译文:今晚月亮圆满,秋天的夜晚恰逢良辰。
译文:千山之间映照着一轮明月,万里长空没有一丝云彩。
译文:在寂静的夜晚里,能看见鸟儿栖息在高高的枝头,可以听到出征的鸿雁叫声。
译文:游子们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仿佛是去从军征战一样凄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圆之夜的景象和情感。首句“今夜月轮满”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中秋之夜,月亮圆满,给人以团圆与美好的期待。接着,“秋期此恰分”则暗示了季节与时间的流转,中秋是收获与离别交织的时节,引人深思。“千山飞一镜,万里失纤云”两句,运用夸张与比喻的手法,将满月比作镜子,映照在千山之上,万里长空无云,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向往。“宿鸟高枝见,征鸿静夜闻”描绘了一幅动中有静的画面:夜深人静之时,只有偶尔可见的宿鸟在高枝上栖息,远处传来的是迁徙的大雁在静夜里低鸣的声音。这一动静结合的描写,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又暗示了生命的流动与变迁。最后,“不胜凄切意,游子似从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同情与思念。在这样的佳节之夜,游子远离家乡,心中难免生出孤独与哀愁。诗人将这种情感融入诗句中,使得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美、自然之韵以及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挂念,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独居
清·李九鹏
独居谁悯客无依,困顿风尘欲拂衣。垂老愈知名教乐,远游每恨故交稀。四山烽燧鹅公颈,一艇风涛燕子矶。北望乡关何处是,忍教儿女寄当归。
发后渚诗
南北朝·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推.....
随州献李侍御二首(其二)
唐·姚鹄
再刖未甘何处说,但垂双泪出咸秦。风尘匹马来千里,蓬梗全家望一身。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今朝傥降非常顾,倒屐宁惟有古人。
有所思
唐·杨炯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不掩嚬红楼,无论数绿钱。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寄远别
元·魏初
千里长河五年戍,万山风雪断来音。屋头昨夜霜如席,愁折金闺一寸心。
闻雁二首(其二)
宋·严羽
江南底好处,塞北今衰草。何限旅情遥,月映芦花老。琵琶倚蓬窗,孀妇别兰房。十载江湖泪,一夕尽淋浪。
军中寄潭府纪善杨应庚
明·管讷
奉使君初过武昌,从征我已上渠阳。鸡声风雨同为客,马首云山各异乡。千里还家惊腊尽,百年依世幸身强。相思恐有平安字,好寄南来雁一行。
江上二首(其二)
明·袁凯
山下旌旗闪闪,江边杨柳依依。骑马将军远戍,吹笛渔翁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