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
访
西
山水田园
怀古
读书
收藏
友情
夏日景色
情景

译文

《尚书》并未百篇之数,《春秋》的记载也疑似支离破碎。
各种历史书籍和文学作品分门别类,卷帙浩繁,数量以亿万计。
这些书籍传承了千百年,但如今存世的却不及一半。
近代以来,虽然有很多藏书楼,但书籍却难以聚集,容易散失。
有的书藏在古名山之中,与世俗隔绝,难以寻觅。
高耸的灵隐峰上,有琳琅满目的宫殿和楼观。
人们为了藏书而共同努力,特别修建了藏室。
学者们辛苦著书,汗水浸透了竹简。
如果书籍没有被记录下来,那么何必再费尽心思写作呢?
书籍在传递过程中容易遗失,水火之灾更是让人忧虑。
子孙们更重视田园生活,对这些书籍不屑一顾。
朋友之间的诺言如黄金般珍贵,但文字资料却容易失传。
有的书被用来覆盖坛子口,有的则被投入垃圾堆中。
由于当年没有副本,失传后常常让人感到惋惜。
只有香山寺的书籍全集得以保存,没有散乱遗失。
名家们精心校勘,使书籍精神得以贯穿注解。
隐居在田间的人虽然看不到这些书,但也感觉不到闷闷不乐。
虽然这些书不需要刻意收藏和传承,但如果能得到收藏也是令人心愿的。
我如今创立了藏书的方法,类似于禅宗的记录案卷。
朋友们纷纷将书送来,我收藏并持有一份书券作为凭证。
将来我七十岁时,收藏的卷轴将无法计算。
如果有访客来找我借书,我会让他们坐在书桌前仔细翻阅。
古人的好事之心,试与后人共同探讨。
在西湖上泛舟之后,再享用蔬菜笋类的饭菜。
离开寺庙时已是夕阳残照,鹫岭的风和泉水让人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阮元所作,题为《四月十日同顾星桥吏部陈古华太守石状元三院长暨朱椒堂兵部蒋秋吟太史诗华秋槎何梦华王柳村项秋子张秋水鉴诸君子集灵隐置书藏纪事》。诗中,诗人感慨古代文献的流失,强调了书籍保存的重要性和不易。他提到《尚书》和《春秋》等典籍的流传状况,指出古代文献历经千年,留存至今的不足一半,且多有散失。诗人提倡在灵隐峰的香山寺设立藏书之所,珍视书籍,以防遗失。他还提出一种藏书制度,朋友们带来的书都由他统一保管,以期长久保存。诗中还描绘了读书人的辛勤付出,以及书籍被忽视或随意处置的悲哀,如经书被覆盖在瓮中,诗歌被丢弃在垃圾堆里。诗人认为,如果书籍没有得到妥善收藏,即使作者再优秀,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他推崇香山寺的全集完整保存,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藏书之道。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后人阅读这些书籍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理解古人的热忱,并通过自己的行动传承文化。整首诗寓含了对文献保护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作为学者的责任感和对文化的尊重。

阮元

62首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雷塘庵主,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幽居遣怀三首(其三)
宋·陆游
习气深知要扫除,时时褊忿独何欤。呼童不应自生火,待饭未来还读书。世态讵堪闲处看,俗人自与我曹疏。作诗未必能传后,要是幽怀得小摅。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郑介道见访
宋·许棐
步头杨柳种多年,今日方维胜客船。扫石共看山色坐,枕书同听雨声眠。溪羹旋煮莼丝滑,野饭新炊芡玉圆。不管归心忙似箭,强留吟过菊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