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哲理
写景
宇宙哲理
写物抒情

译文

宇宙的奥秘尽在掌握之中,万物的发展皆在我身之侧。
绵绵不断的存在,运用起来并不需要过度努力。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宇宙吟》之一,表达了他对宇宙和人生的独特见解。首句“宇宙在乎手”,意指宇宙的奥秘和秩序仿佛就在人的手中掌握,体现了道家或哲学家对个体与天地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次句“万物在乎身”,进一步强调了人与万物的紧密联系,认为世间万物皆可由自身体验和感知。“绵绵而若存”描绘了一种连续不断、生生不息的状态,暗示了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流转。最后,“用之岂有勤”,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法则,无需刻意努力就能体验到宇宙真理的态度,倡导一种顺应天道的生活方式。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人应顺应自然,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邵雍

1553首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猜您喜欢

感寓二首(其一)
元·曹之谦
中林有幽兰,罗生杂众草。地僻人不知,芬芳空自好。严霜凋古木,岁晚难独保。愿充君子佩,探撷尚未早。安得清风来,吹香出林表。
示孟郊
唐·孟浩然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题黄献可所藏鱼乐图
元末明初·蓝仁
春云漠漠水平湖,掉尾扬鬐羡尔鱼。自笑山林双目短,不知江海万形殊。桃花浦口钩虚掷,芦叶矶边网自疏。岁久只愁头角异,风雷相送上天衢。
秋日杂兴五首选三(其四)
清·李宪噩
既云拙进取,复不事生产。厌厌在世中,岁月供偃蹇。亲戚或相诮,妻孥亦愤懑。一编聊自娱,浩歌秋已晚。文字期永世,所托良非远。新晴气象分,天高片云卷。流盼悦时景,冲襟得萧散。如.....
游汤泉四首(其二)
明·唐顺之
坐看池底绚霞光,疑是莲花火里藏。借问幻师谁会此,乾坤炉冶炭阴阳。
赣州
宋·文天祥
满城风雨送凄凉,三四年前此战场。遗老犹应愧蜂蚁,故交已久化豺狼。江山不改人心在,宇宙方来事会长。翠玉楼前天亦泣,南音半夜落沧浪。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五)
唐·白居易
南巷有贵人,高盖驷马车。我问何所苦,四十垂白须。荅云君不知,位重多忧虞。北里有寒士,瓮牖绳为枢。出扶桑枣杖,入卧蜗牛庐。散贱无忧患,心安体亦舒。东邻有富翁,藏货遍五都。东.....
蜀府命题所藏宣和瑞鹤图
明·来复
宣和道君天帝子,降灵下作长生主。风流不混世间尘,清出冰壶湛秋宇。前身雅是太霄君,金编玉策多奇勋。感此仙禽四十翼,朝真东度三山云。低回不肯去,舞雪依端门。长鸣若有诉,飞声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