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夜
耿
耿
银
河
秋
夜
长
,
起
来
无
寐
□
思
量
。
思
量
了
后
迷
还
闷
,
烦
恼
到
头
徒
□
□
。
□
□
□
□
□
计
较
,
梦
中
说
梦
转
寻
常
。
回
头
万
事
□
□
迹
,
空
□
语
言
争
知
长
。
秋夜抒情
秋天写景
情感
思乡
思念
哲理
梦
幻
抒情写景
译文
夜空中银河高挂,秋夜漫长,我起身却无法入眠,心中不断地思索着。
思考之后依然觉得迷茫又郁闷,烦恼起来,发现一切都徒劳无益。
无需过多计较,就像梦中说梦一样,一切都变得寻常。
回过头来看,世事如烟,一切都是过去的痕迹,空言争辩也不过是无谓的延长。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秋夜》,描绘了秋夜漫长,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耿耿银河秋夜长”以银河映照秋夜的明亮,渲染出寂静而深沉的氛围。接下来,“起来无寐思量”,诗人辗转反侧,思绪万千。“思量了后迷还闷”表达了思考后的困惑与烦闷,而“烦恼到头徒自忙”则揭示了这种无尽烦恼的徒劳。诗人试图寻找答案,但“计较”却只能带来更多的困扰,梦境中的追寻也变得平淡无奇。“回头万事皆成迹”,诗人意识到过去的忧虑和计较都已成过往,最后感慨“空言语言争知长”,表达出对言语无法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无奈。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反思,以及对无常人生的深刻理解。
邵雍
1553首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猜您喜欢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莫问
明·张乔
莫问平生意,心期负已多。别来应尔悔,看去奈吾何。烛影閒寻梦,花时独理歌。曲阑春思寂,掩径谢鸣珂。
西江月
元·曹伯启
归兴浓如山色,宦情薄似秋光。含残相伴说纲常。笑杀湖中鲁望。制用先须府库,兴戎必待糇粮。世间良贾会深藏。胜我追寻影响。
怀净土百韵诗
元末明初·梵琦
欲生安养国,承事鼓音王。合掌须西向,低头礼彼方。观门诚易入,仪轨信难量。佛愿尤深广,人心要久长。婴儿思乳母,远客望家乡。郑重迎新月,殷勤送夕阳。分明蒙接引,造次莫遗忘。饮.....
自述
明·陈迁
吁嗟陈人七十馀,蓬头跣足依敝庐。门无车马多榛莽,本为穷愁日著书。忆昔十五二十时,结交海内豪侠儿。至今抚膺长叹息,安得凭陵百万雌。击筑微吟不辞醉,朱楼红粉恣欢爱。桃花零乱春.....
思上人休庵二首(其一)
宋·孙觌
置屋苍崖上,骑鲸碧海中。筑闲樵径雨,门掩钓船风。蚁穴封千户,蜗庐斗两雄。区区真可笑,天地一尘中。
千秋岁(其六)用秦少游韵
宋·李之仪
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天幕迥,云容碎。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初睡起,翩翩戏蝶飞成对。叹息谁能会。犹记逢倾盖。情暂遣,心常在。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
杂诗二首寄彭通复(其二)
元·揭傒斯
脉脉我所思,彭氏蹑遐踪。婉婉若处子,未曾出房栊。相望四千里,踰年阙相从。五月君寄书,九月达京中。我书欲报君,书到岁已穷。岂不怀缱绻,无由觌君容。参差天际云,缥缈乘朔风。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