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僧
绍
明
西
方
清
净
路
,
此
路
出
何
门
。
见
说
师
知
处
,
从
来
佛
不
言
。
今
生
多
病
恼
,
自
晓
至
黄
昏
。
唯
寐
方
无
事
,
那
堪
梦
亦
喧
。
禅意
怀乡
场景
怀情
咏物
病中感悟
季节
夏天
写心
译文
译文:西方有一条清净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从哪里开始的?
译文:听说只有师父知道的地方,佛从不会轻易提及。
译文:此生经常受病痛的困扰,从黎明到黄昏都无法安宁。
译文:只有在睡梦中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但梦中也充满了喧嚣和纷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清净的境界。开篇“西方清净路, 此路出何门”两句,既设置了一个遥远且神秘的空间,也引出了整首诗的主题——探讨通向清净之路的入口。"见说师知处,从来佛不言"表明这条道路虽然有师父知道,但佛陀却从未直言,这增加了一丝神秘感和敬畏之心。在“今生多病恼,自晓至黄昏”中,诗人抒写了自己对现世苦难的体验,从早到晚都被种种烦恼所困扰。这种生命中的痛苦,是促使诗人向往清净世界的一个动力。结尾两句“唯寐方无事,那堪梦亦喧”则表达了即便是在睡眠中,也难以完全摆脱世间的喧嚣,只有在沉睡时才能暂时获得片刻的宁静。这里“唯寐方无事”指的是只有在深沉的睡梦中,人才能暂时远离烦恼;而“那堪梦亦喧”则暗示了即便是在梦中,也难以完全摆脱世间的纷扰和喧嚣。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中的苦恼与心灵清净之间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追求的渴望。
姚合
514首
生卒年均,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您喜欢
凤仙花
唐·吴仁璧
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其九)
明·董纪
树头柑子如盆大,地上兰花似草多。官舍日高初睡起,隔窗人语是鹦哥。
寄题巨源禅师
唐·薛能
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奉酬监仓李丈金橘银鱼之什
宋·林亦之
为有风流贺季真,道斋从此往来频。锦囊牙轴诗千卷,金橘银鱼酒一巡。见我每呼莲社客,看君还是竹林人。有时夜话寒更尽,明日相逢语又新。
湖口(其一)
宋·刘攽
三日湖云不肯晴,四山冥晦与川平。系船汀树无人语,卧听波涛澒洞声。
五月
明·文徵明
径草侵衫色,庭梧生昼阴。时光临角黍,穑事望梅霖。习静垆薰细,醒烦茗碗深。草堂宾客散,欹枕听幽禽。
角招·雨后凉甚,灯下读《兰当词》,漫赋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了无暑。南来几、梅风吹霁虹雨。博山烟一缕。轻度魫窗,萦带芳树。罗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刚彀。玉簟龙鳞似水,仗六曲画屏风,把新寒防护。分付。兰缸麝炷。蔷薇盥手,重展金黁谱。画.....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其二)
宋·黄庭坚
昼食鸟窥台,宴坐日过砌。俗氛无因来,烟霏作舆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