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耀
湿
写景
咏物
抒情
怀古
佳节
夏季
咏雨

译文

银色的银河水波滔滔,一连十天都降雨未曾停止。
应当隔着窗户细细倾听那细雨之声,从高楼远望,思绪万千。
风急雨大时雨丝飘散,云层低垂时雨水更显稠密。
奔跑的孩童惊讶于闪电的迅疾,饥饿的鸟儿啄食水面上的水泡。
丝网张挂在天际之间,蜘蛛的丝线连接着屋瓦的缝隙。
青蛙纷纷跳入屋内避雨,积水几乎要胜过船只。
雷声大作时好像山都要被震破,池水浑浊犹如大地上的洪水流动。
用祭祀之法去驱赶灾害(禳),水中的马儿恣意地沉浮。
宽广的道路可能被雨水翻起波浪,居住在贫困之地的人们恐怕会遭遇水患。
阳光被阴气遮蔽无法照耀,阴气盛行难以收敛。
远处的景色被密林遮掩变得朦胧,各种声响围绕四周像在秋日。
期盼晴天渴望看到阳光,防止寒冷需要穿上裘衣。
枕头湿润躺着仍感到懒散,车辆破旧出游更加让人忧虑。
天空中烟雾缭绕弥漫,雨后的竹林更加挺拔修长。
树荫暗淡蝉鸣咽,巢穴倾斜燕子说话也带着忧愁。
琴书和竹席在凉意中显得格外干净,夜晚的烛光在窗边闪烁显得幽静。
天下哪能轻易得到如龙般的机会或地位呢?难道富贵荣华是容易追求的吗?
湿烟凝聚在灶台之上,荒草覆盖了墙头。
酒后的凄凉之情刚刚消散,诗歌创作的情绪又开始涌起。
从床上起来便穿着木屐下地行走,恐失水的雨会使得我摇曳不定的水杯飘走。
我只能独自端坐回忆往事,期待着那个美好的日子到来却没有机会。
劳烦您寄来新诗,我整日思索却无法作出回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的夏季大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影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寂寞情怀和内心的不安。"银汉波澜溢,经旬雨未休" 一开头,就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长时间持续的大雨,给人一种天气变化无常的感觉。"细听宜隔牖,远望忆高楼" 则是通过对窗外声音和远处景象的回忆,表达诗人在室内的孤独感受。接下来的几句 "风急飘还断,云低落更稠。走童惊掣电,饥鸟啄浮沤" 描述了狂风巨浪、雷声轰鸣和雨水交加的紧张气氛,同时也透露出自然界动荡不安的一面。诗中还通过 "丝网张空际,蛛绳续瓦沟。青蛙多入户,潢潦欲胜舟" 等句,展现了雨后的湿润环境和小生物的活动,增添了一份生机勃勃之感。"雷怒疑山破,池浑似土流。灰人漫禳厌,水马恣沈浮" 则是描绘了暴雨过后地面被淹没的情景,给人一种自然界的力量无边的印象。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生活艰辛和内心孤独的感慨 "广陌应翻浪,贫居恐作湫。阳精藏不耀,阴气盛难收"。通过这些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这种恶劣天气中所体验到的无助与哀伤。最后,诗人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书信往来的渴望 "劳君寄新什,终日不能酬"。这一段落不仅是诗歌的结束,也是诗人情感的释放,体现出古代文人在困境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以此寄托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对细腻景象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个多层次、丰富深邃的艺术画卷。

姚合

514首
生卒年均,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