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
抒情
节气的秋节
节日的七夕佳节
思乡的思念情感
写景的秋景
怀古的回忆

译文

明亮的繁花映照着帘幕,柳树下的月光显得格外幽暗,逐渐进入了黄昏的时节。
刚刚换上轻薄的罗衣,女子静静地依偎在玉阶旁站立。
过了挑菜的传统佳节之后,院落里的秋千已无人问津,深院里还有种淡淡而又伤感的寒冷气息。
她总是回想起过去。应当珍惜如水的宝贵年华,只能无言地依傍着瑶瑟(一种古乐器)而坐。
香炉里的香已经冷落,熏香的味道渐渐消散,薄如纱的帐幕中充满了忧愁的情绪。
必须知道的是露水会打湿苍苔,月牙会透过夜色悄悄照见,女子脸上残余的淡淡妆容和双靥。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祝英台近·露寒小立图》由孙荪意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的画面。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花明柳暗的环境中,独自站立在玉阶旁的孤独与感伤。"花明帘,柳暗月"形象地刻画了环境的幽静和朦胧,暗示着时光的流转。"渐黄昏时节"点明时间,"初换罗衣"则透露出女子换上轻薄衣物,准备迎接夜晚的清凉。"挑菜佳辰"是春天的习俗,而此时已是秋千院落,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轻寒恻恻"更添了几分寒意。"漫凝忆"引出回忆,女子感叹岁月如流水,"无言倚瑶瑟"表达她的内心世界,琴瑟无声,寓意着她内心的孤寂和对青春流逝的惋惜。"香冷熏篝,绡帐正愁入"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香烟袅袅,帐内无人,只有月光透过帐子,映照出她面庞上的红晕。最后,"须知露湿苍苔,被他蟾影,偷照见、断红双靥"以露水打湿青苔,月光照射下女子脸颊的红晕,象征着她的娇羞和寂寞,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出一个女子在秋夜小立时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