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
霞
岭
(
其
一
)
仙
霞
何
岧
峣
,
三
关
控
岩
口
。
草
来
辟
宋
帅
,
凿
道
通
地
纽
。
一
夫
当
莫
开
,
奇
险
良
可
负
。
所
以
开
国
初
,
收
闽
独
在
后
。
山水
咏史
地点写景
译文
仙霞山峰高耸入云,三关像锁住岩口一样险要。
草长到了宋帅的营地,他开凿道路,打通了地脉的枢纽。
只要一个人守住这里,就难以攻破,这里的险峻真是值得依靠。
因此,在开国之初,虽然闽地有这样的地形优势,但最终还是在后面才被收复。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张祥河的《仙霞岭(其一)》描绘了仙霞岭的雄峻景象和其军事战略意义。"岧峣"形容山势高耸,"三关控岩口"展现了仙霞岭作为关隘的重要地理位置,控制着岩石缝隙中的通道。"草来辟宋帅,凿道通地纽"叙述了古人为了军事行动,开辟道路,连接地脉的过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一夫当莫开,奇险良可负"进一步强调了仙霞岭的险峻,即使一人把守也能阻挡大军,其险要程度足以承担重任。最后两句"所以开国初,收闽独在后"则揭示了历史背景,说明在国家初创时期,仙霞岭因其战略价值而被特别关注,收复福建的行动中它被置于最后,可能是因为先确保了其他关键区域的安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仙霞岭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地位,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敬仰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沉思考。
猜您喜欢
读史记随笔(其十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钩弋云阳遇暴风,娥姁肇祸实无穷。少孙漫许为贤圣,岂是千秋定论公。
方处士挽诗二首(其二)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渊明元懒仕,东野别攻文。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
嵩山二十四咏(其四)三鹤峰
宋·楼异
昔有仙翁住此间,炼成青发与朱颜。一朝跨鹤升天去,涧草岩花岂复攀。
答阎求仁
宋·黄庭坚
暮天携手步河梁,把酒淹留斜日光。生当有别各异方,古人嗟此乐难当。大梁嬉游少年场,春风花枝啭鹂黄。节物谢徂岁渠央,来自江南登君堂。秋气欲动闻寒螀,会几何日今别长。与子观化言.....
经石门山
明·陈绍儒
韶石鸣弦不记年,南佗遗事夕阳前。楼船直下浈江水,城郭重关越树烟。碧倚寒江沉戟垒,山分凉雨涨贪泉。我家住傍秦寻陕,来此行歌共少连。
水龙吟二首(其二)
清·史承谦
茫茫越国山川,岂徒湖上矜佳丽。兴亡南渡,曾经付与,武林遗事。玉马朝周,金仙辞汉,黯然挥涕。看龙飞凤舞,千年魂魄,应都在,斜阳里。一棹中流曾倚,指东西,锦衣残垒。海声隐隐,.....
晚过蓝朱公
明·黄渊
薄薄喜一见,颓然杖履松。好花昏径发,新月浅溪逢。买酒欣同量,看诗饱毒锋。醉来恒少可,莫骂石头松。
读杖人师武夷遗草因怀武夷虎啸洞诸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我昔游五岳,身骑二茅龙。惊风忽然起东海,日月吹落金银宫。愁将白发三千丈,归去朱明四百峰。朱明洞里多仙客,饵我云母颜光泽。时偕玉女侍轩辕,不共安期干项籍。闻钟又复證无生,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