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龙
吟
·
移
稚
竹
数
丛
种
之
斋
前
挹
其
娟
秀
担
来
一
束
腰
支
瘦
,
好
是
雏
鬟
初
买
。
萝
寒
倚
袖
,
筠
低
搴
幔
,
萧
疏
意
态
。
旧
忆
青
鸾
、
那
回
曾
见
,
绿
阴
还
待
。
只
留
春
谁
识
,
玲
珑
个
个
,
相
思
字
、
阑
干
外
。
却
笑
携
锄
种
罢
,
又
须
防
,
径
深
花
碍
。
好
风
咒
取
,
扶
持
影
底
,
湖
山
宛
在
。
说
甚
吟
怀
,
十
年
听
雨
,
略
无
聊
赖
。
赖
多
情
报
与
,
平
安
梦
到
,
碧
纱
清
籁
。
咏物
写物
山水
写植物
赞美
写姿态
怀古
情感
悼亡
春天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将几丛幼小的竹子移栽至书斋之前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娟秀之美。开篇“担来一束腰支瘦”,以“腰支瘦”形象地描绘出竹子纤细的姿态,仿佛刚从山野中采摘而来,清新脱俗。接着“好是雏鬟初买”,将竹子比作初买的小女孩发髻,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娇嫩与可爱。“萝寒倚袖,筠低搴幔,萧疏意态”三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寒冷的藤萝旁轻轻倚靠,低垂的竹叶如同轻拂的窗帘,展现出一种疏朗而优雅的意境。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赋予竹子以生命,使其成为一幅生动的画面。“旧忆青鸾、那回曾见,绿阴还待”四句,诗人回忆起过去与青鸾(可能指某种鸟或象征物)相遇时的情景,期待着绿荫再次降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只留春谁识,玲珑个个,相思字、阑干外”几句,诗人感叹只有春天才能识得这玲珑剔透的竹子,每个竹子上都仿佛刻着相思之情,即使是在栏杆之外,也能感受到这份深情。“却笑携锄种罢,又须防,径深花碍”则描绘了诗人种下竹子后的轻松与忧虑,担心竹林深处可能会妨碍到花的生长,体现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好风咒取,扶持影底,湖山宛在”四句,诗人希望好风能帮助竹子成长,让它们在影子下茁壮,即便是在湖光山色之中,也能保持其原有的风貌。最后,“说甚吟怀,十年听雨,略无聊赖。赖多情报与,平安梦到,碧纱清籁”表达了诗人虽然有诸多感慨,但更多的是对平安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期待着从远方传来的好消息,如同在碧纱帐中听到的清脆声音,给予心灵以慰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竹子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
猜您喜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一剪梅·梅用韵
清末近现代初·陈衍
破帽疲驴剧可怜。录就吴船。录就湖船。富阳沈碧好山川。梅尉祠边。梅子词边。暗香疏影阻归田。江国今年。槐府明年。袁安高卧正陶然。不出门前。况出门前。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清·郑珍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