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和
谢
娱
亲
堂
扁
(
其
二
)
烂
然
铁
画
间
钩
银
,
越
薄
苏
膏
挥
洒
频
。
谁
与
钟
王
传
妙
诀
,
我
知
颜
柳
是
前
身
。
大
书
燕
喜
娱
亲
扁
,
俯
念
乌
慈
反
哺
仁
。
因
甚
衡
茅
光
彻
夜
,
烛
围
十
丈
许
分
邻
。
书法
情感
赞美
传承
写景抒情
译文
铁画银钩般灿烂的书法,字迹轻灵,笔触流畅。
谁人传授了钟王二人的书法妙诀呢?我知道颜柳二人就是前世的传承者。
大字书写的“燕喜娱亲扁”作为横额,显现出深深的孝心,犹如小乌鸦对母亲反哺之情的慈爱。
甚至在简陋的茅屋中也能彻夜明亮,烛光照亮了十丈左右的邻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灼的作品,名为《三和谢娱亲堂扁(其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法家在创作中的情景,以及对前辈艺术家的崇敬之情。“烂然铁画间钩银,越薄苏膏挥洒频。” 这两句用来形容书法家的精湛技艺,将墨汁挥洒得像铁画一般坚实有力,同时又能达到如同钩银般的细腻和苏轼笔下的轻盈流畅。“谁与钟王传妙诀, 我知颜柳是前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书法大家钟繇、王羲之的敬仰,以及对唐代著名书画家颜真卿、柳公权技艺的认同和尊崇。“大书燕喜娱亲扁,俯念乌慈反哺仁。”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写给朋友的堂扁(即门额)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友谊长存的心意。“因甚衡茅光彻夜,烛围十丈许分邻。”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通宵达旦地书写,不眠不休的投入和专注,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厚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书法技艺的描述,以及对前辈艺术家的崇敬,展现了词人的个性与情操。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友情和艺术追求,也让人感受到宋代文人之间那份纯粹而深厚的情谊。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