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风俗习惯
疾病治疗
祭祀活动
雷阳地区

译文

骆越的习俗特殊,当人们生病时,通常不依赖药物来治疗。
他们用束带装饰自己,前往祭祀的房屋,那里充满了用史书和巫术指导的仪式。
他们奏起音乐,供奉祭品(茧栗指的是茧形和栗形的贡品),使仆人斟酒相陪,热闹地进行宴会。
病人的呻吟似乎永远无法止息,但他们也采取一些特别的方法来治疗,比如用鸡骨进行某种疗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骆越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当人们生病时,并不依赖药物治疗,而是通过祭祀神灵和巫师来寻求帮助。他们身着整齐,聚集在祭祀场所,伴随着音乐和祈祷,献上蚕丝和谷物作为祭品。奴仆和士人也参与其中,举杯共饮。病患们痛苦地呻吟着,祈求仪式能带来缓解,甚至尝试烧煮鸡骨以求神明赐福。整个场景充满了原始而神秘的信仰色彩,展现了骆越地区独特的民间信仰习俗。

秦观

571首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