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秋景
抒情
怀友
秋天的物候
雨天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首句“黄金径拟飧秋菊”,以“黄金”形容秋天的阳光洒在小径上,与“秋菊”相映成趣,既展现了秋季的金黄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在秋日里独自漫步,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里的“飧”字,意为享用,仿佛诗人正在享受这宁静而美丽的秋景,同时也暗含着一种孤独感。次句“紫翠楼将倚晚松”,“紫翠”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山色的美丽,紫色和翠绿色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诗人想要倚靠在这晚松之下,似乎是在寻求一种心灵的依托,或是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后两句“听彻雨声旋入梦,唤醒恨杀五更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雨声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它伴随着诗人的思绪飘向远方,最终在梦中与友人相遇。然而,当五更的钟声响起,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诗人从梦中醒来,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遗憾。这里的“恨杀”一词,表达了诗人因无法与友人相聚而产生的深深遗憾和痛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

解缙

387首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奉和望山应教诗
南北朝·萧悫
仙游本多趣,复此上秋初。岩低石倒险,岭高松更疏。峰形疑鸟翅,塞路似狼居。瞩望情无已,词殚意有馀。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