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万
益
之
刘
平
子
登
圭
峰
得
猿
字
侵
晨
同
策
杖
,
攀
陟
几
巑
岏
。
秋
老
山
容
淡
,
僧
閒
法
界
尊
。
玄
言
堪
捉
麈
,
幽
谷
不
闻
猿
。
到
此
嚣
缘
绝
,
无
令
客
思
繁
。
写景
秋天
山水
抒情
动物
猿
地点
圭峰
译文
1、清晨时我们一同拄着拐杖登山,攀登着蜿蜒曲折的山路。
2、秋意渐浓,山峦的色彩变得淡雅,僧人们安静地修习佛法,显得法界庄严尊贵。
3、深奥的佛法之言堪比挥动拂尘(指讲经说法),在幽静的山谷中听不到猿猴的啼叫。
4、来到这里,尘世的纷扰都已消失,不要让旅人的思绪变得繁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攀登圭峰的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侵晨同策杖,攀陟几巑岏”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与友人一同出发,踏上攀登之路的情景。巑岏形容山势险峻,暗示了登山的艰难与挑战。接着,“秋老山容淡”一句,以“秋老”点明季节,秋天的山色显得淡雅宁静,与前句形成对比,既突出了山的静美,也预示了接下来旅程的清幽氛围。“僧閒法界尊”则转而描写山中寺庙的宁静庄严,暗示了登山者内心的平静与对佛法的崇敬,同时也为后文的对话与思考铺垫。“玄言堪捉麈,幽谷不闻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环境的清幽与和谐。玄言指深奥的哲理或佛理,捉麈比喻交谈深入,不闻猿则是强调山谷的寂静,两者结合,展现了登山者与友人深入交流,心灵相通的场景。最后,“到此嚣缘绝,无令客思繁”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让客人(即友人)的心思得以宁静,不再被外界杂念所扰,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之美、心灵之静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意境的佳作。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