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抒情
怀古
写景
地点
写鸟
秋天
珍重情意
赠别

译文

曾与文人墨客相处愉悦心灵,今日重逢情意更加深厚。
你自是出家后看雉鸟舞蹈,我却作为客人惊讶于蝉鸣。
黄山的清新空气让人心情舒畅,可作捧笏之乐;碧水寒声并不会妨碍弹琴。
珍惜多年来服务君主的志愿,不肯让我的志向背离朝廷所授的官职。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标在北归途中经过姑孰,拜访林存莪的官署时所作的赠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首联“曾从文社惬兰心,此日过逢意转深”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曾经在文社中相知相契,今日重逢,情感更加深厚。这里的“文社”指的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兰心”则比喻高洁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颔联“君自出家看雉舞,我徒为客惊蝉吟”描绘了友人出家后的生活情景和诗人作为客人的感受。雉舞可能象征着友人出家后的宁静生活,而蝉吟则可能是诗人听到的自然之声,两者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友人生活的另一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境遇的感慨。颈联“黄山爽气堪支笏,碧水寒声不碍琴”赞美了友人官署所在地的自然美景。黄山的清爽空气和碧水的寒声,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寓意着友人官署环境的清幽和高雅。尾联“珍重年来致主愿,肯令吾道负朝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多年来的志向和追求的尊重,同时也表明自己不会让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受到世俗束缚。这里“致主愿”可能指友人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和愿望,“吾道”则是指诗人的理想和道路,“朝簪”则是古代官员的标志,暗示诗人不会因外界影响而放弃自己的理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理想追求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风骨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