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山水
怀古
写水
记行
景物的
写客船的
抒情
咏孝侯的
写冬天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艺术夸张。"荆溪滔滔向东注,长桥束之川后怒。"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荆溪河流湍急、势不可挡,与之相对的是一座长桥,它似乎在束缚着河水的力量,使得河水在其后的积蓄更显暴躁。"英风飒爽白昼昏,此是孝侯斩蛟处。" 这两句描写了清新宜人的风景,时间则设定在白昼昏暗之际,这种氛围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并且点明了这是一位古代英雄斩杀怪兽的地方,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客船逆上帆下樯,何如悬水溯吕梁。" 这两句则描绘了行船在激流中的艰难与险峻,通过对比悬空峭壁的吕梁,形象地表达了船只面临的挑战。"百篙攒石双橹健,进退咫尺千丈强。" 这两句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了船夫们在这险峻河流中奋力前行的情景,表现出他们对抗自然力量的英勇与坚韧。"我来偶值冻雨作,且近孝侯祠下泊。" 这两句则转换了情境,诗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抵达这里,并恰逢寒冷的雨水,使得他选择在孝侯祠旁边停泊。"平生忠孝侯所知,世途更似风波恶。"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上的忠诚与孝道人物的认识,同时也反映出了自己对于世态的看法,觉得世间的路途充满了风浪和险恶。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他对英雄事迹的赞美,以及对于周遭环境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仇远

780首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您喜欢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罢新定至钱塘喜见孙观书记
宋·张伯玉
桐江撝袂蚤三年,把臂重来讲旧篇。陌上风尘成底事,鬓边霜雪但悠然。虬蟠我亦思沧海,鹗荐初方上碧天。忍把离杯又抛掷,别愁纷泊满春烟。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其八)
宋·陆游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菩萨蛮·湖口
元末明初·梁寅
海门西上帆如电。神灵借与天风便。容易见庐山。云中双鹤还。风匀波不怒。水碧涵山翠。沽酒酹神君。醉吟湖上春。
菩萨蛮(其七)石溪鸥伴
清·李佩金
荻花冷淡清溪畔。一痕晴雪苍烟晚。浅石枕中流。盟鸥矶水头。菱歌何处起。知在芦丛里。波涽半江蓝。纤云弄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