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秋日写景
怀旧抒情
离别思乡
婉约情感

译文

庭院里的草色暗淡,院中的柳树也显得萧条稀疏,又是一年深秋时节。
星光暗淡,一盏灯在角落里微微发光;雁声划过夜空,一只萤火虫在夜色中游走。
所有的景致合成了一片离愁的情感,都在这座红色的小楼里。
阴云低垂,人的忧愁无穷无尽,与天上的忧愁相互呼应。
酸风还未吹过(此处原文有缺失),雨却簌簌地下着,下落时又似乎被收回。
回忆起在绣帘帐中贪睡的日子,任由花枝的影子在清晨的阳光下移动,然后映照在帘钩上。
被池水半卷起的红色浪花打湿后,衣服冷却了,又得重新用火炉熏热。
怎能忘记那江南的风景,风流倜傥的庾信却白白地增添了白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寂寞与愁思。开篇“对庭芜黯淡,院柳萧疏”,便以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漠和荒凉的氛围。庭院中的草木凋零,院中柳树稀少,显现出一派秋意。接着,“还又深秋”四字,更深化了这种季节感,给人以时间静止之感。而“正一星镫暗,更一声雁过,一点萤流”,则通过对夜晚星辰、远处雁鸣以及微弱萤火的细腻描写,增添了一份寂寞与孤独。诗人将这些景象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合成一片离思,都在小红楼”,表达了自己对往昔游历的深切怀念。小红楼,这个空间,不仅是物理上的寄托,更是心灵的避风港。“想扑地阴云,人愁不尽,替与天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悲伤,他似乎想要触摸到那片阴霾的云朵,就如同自己的愁绪一样无边无际,与天共愁。“酸风未应□,雨簌簌潇潇,欲下还收”中,诗人通过对风和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与忧虑。这种气氛让人感到一种即将到来的变化,但又被迫收敛。“忆绣帏贪睡,任花梢晨影,移上帘钩”几句,诗人回忆起过去那温柔的时光,那些美好而又遥远的事物。帘钩上的花影,是对往昔生活的一种留恋。“被池半卷红浪,衣冷复熏篝”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但这份宁静背后似乎隐藏着诗人的哀愁和孤独。被子间夹带着池塘边微波的红叶,以及那冰凉的衣物,再加上温暖而又淡淡的熏香,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寞。最后,“怎忘得江南,风流庾信空白头”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丽风光的不舍,以及对古代文人庾信那种风雅才情的向往。然而,这些美好与向往,如今都已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空洞,只留下一颗白发斑斑的头颅。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意象。

仇远

780首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