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春天田园
写景抒情
赞美田园
春日田园杂兴
田园杂兴
写鸟
山水田园
自然赞颂

译文

一湾新绿环绕着茅庐,草儿细嫩泥土松软,正是开始耕锄的好时候。
村里的老人只知道分享社酒的欢乐,地方官员又何尝不推荐农业知识的进步呢?
莺歌花舞的景象在村落之外,蚕麦丰收的生涯在谷雨之后。
我喜爱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的生活,时常在柳树边看到小车舆缓缓驶过。

赏析

这首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春日田园杂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画卷。开篇“一湾新绿护茅庐”,以“新绿”点明春天的气息,绿意盎然的景象围绕着简朴的茅屋,营造出宁静和谐的乡村氛围。接着,“草细泥松已可锄”,细腻地描绘了春耕前的准备工作,草木初生,泥土湿润,正是适宜农事的好时机。“野老但知分社酒,地官宁复进农书”,通过对比老农与官员的行为,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淳朴与官员对农民生活的疏离。老农只知道在春社之时分享美酒,而官府是否关心农事,是否深入田间指导,却成了疑问,体现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莺花眼界人烟外,蚕麦生涯谷雨馀”,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忙碌。莺歌燕舞,花开花落,是大自然的轮回;而人烟之外,是农民们忙碌于蚕麦之间的生活,谷雨过后,正是收获与播种的关键时期。最后,“我爱赋归陶令尹,柳边时见小篮舆”,诗人表达了对古代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的喜爱。在柳树旁,偶尔可见轻便的小车,象征着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

仇远

780首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