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姿
写景
咏物
写花
地点
抒情
赞颂
秋节
看花
怀古
情感
赞美

译文

云房隐没在西边山下,天空与浩瀚的波涛相连。
骑马记录着狂放的游历,芙蓉花平铺在水面上。
空中的栏杆召唤我,我举杯痛饮,赏花沉醉,手持花朵归去,小路上芳香四溢。
水中的枫叶与旧曲一样,应随着歌声尘世的消散而逝去。
时节又到了新的凉爽,预料湖面上的荷花将盛开,湖水也将变得清澈浅淡。
冰清玉洁的姿态依然美好,不要说它总是无情的,残月之下、晚风之前,有谁见到它的恨意?

赏析

这首金代赵可的《蓦山溪·赋崇福荷花》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醉人画卷。"云房西下,天共沧波远",以云房(指荷叶)和苍茫的水面映衬出天空的辽阔,暗示了荷花生长的开阔环境。"走马记狂游,正芙蓉、平铺镜面",通过骑马疾驰的动态,形象地写出游人欣赏荷花时的轻松愉快,比喻荷花如镜面般平整。"浮空栏槛,招我倒芳尊,看花醉,把花归,扶路清香满",写诗人被荷花吸引,举杯对花,沉醉其中,离去时还带着一路的芬芳。"水枫旧曲,应逐歌尘散",借水枫和歌声表达欢聚的热闹与时光的流转。"时节又新凉,料开遍、横湖清浅",点明季节转换,荷花盛开,湖水清澈,透出秋意。"冰姿好在,莫道总无情",赞美荷花即使在秋季依然保持着清冷的姿态,富有深情。最后三句"残月下,晚风前,有恨何人见",以月夜晚风中的寂寥,暗示荷花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哀愁,增添了诗意的深度。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崇福荷花的美丽与孤寂,流露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赵可

16首
金代文学家。生卒年。少时赴考,在考场中戏书小词,为金主完颜亮所见,颇加赏识。官至翰林直学士。著有《玉峰散人集》,今佚。诗入《中州集》,词入《中州乐府》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