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夏
早
行
晓
上
征
骖
月
半
斜
,
居
人
未
起
露
沈
沙
。
雨
鸠
南
北
隐
相
唤
,
浓
绿
香
来
清
胜
花
。
写景
时间
初夏
写鸟
雨鸠
抒情
译文
第一行:在拂晓的时分,启程的马匹上,月亮已经斜挂半空,当地的人们还未起身,露水已经沉落在沙地上。
第二行:雨中的斑鸠在南北方向隐约地相互呼唤,浓绿的香气扑鼻而来,清新的花朵更加显胜。
赏析
这首《初夏早行》描绘了清晨出行时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初夏早晨的生动画面。首句“晓上征骖月半斜”,点明时间是清晨,太阳尚未完全升起,月亮还挂在天空的一角,暗示着旅途的开始。这里的“征骖”指的是马车,形象地描绘了旅人驾车出发的情景。“居人未起露沈沙”则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宁静。在还未有人起床的时刻,露水在沙地上轻轻滴落,声音微弱而悠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下来,“雨鸠南北隐相唤”一句,通过雨鸠的叫声,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雨鸠的鸣叫虽然隐而不显,却充满了生命力,仿佛在告诉人们,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万物都在复苏。最后,“浓绿香来清胜花”则是对初夏景色的赞美。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花朵,但通过“浓绿”的描述和“清胜花”的比较,可以想象到绿叶茂盛、香气扑鼻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是对嗅觉的体验,让人感受到初夏特有的清新与生机。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初夏早晨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也有旅途中的期待与憧憬,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